浅谈小学生作文互批互评如何巧用评语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李樱桃
[导读] 我校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城中村小学教师指导学生互批互评作业的实践研究》处于课题研究中的实施阶段。
        摘要:我校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城中村小学教师指导学生互批互评作业的实践研究》处于课题研究中的实施阶段。这一年来,我们开展了“教师指导学生互批互评作文”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围绕着这一主题,巧用了评语形式,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互批互评?;评语;写作
        在小学作文教学时,传统批改方式评语运用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评语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评价的状态。而在教师指导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时,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变换了角色,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极大地调动。培养小学生互批互评写评语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指导与引导,学生通过互批互评的训练,写作能力逐渐提升。在写作教学环节,作文互批互评若能巧用评语,就能充分发挥评语的价值,促成学生写作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通过实践笔者了解到,作文互批互改是否能巧用评语至关重要,学生积极参与巧用评语活动的,可以发散思维,集思广益,促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形成,互动中学生不断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写作创新能力。下面,笔者浅谈一下,小学作文互批互评如何巧用评语。

一、运用评语,激发学生进行二次写作的欲望

?  学生的初稿上交后,学生四人合作小组开始互批互评,按习作要求写建议性的评语,教师引导学生,要有足够的感情,要真挚、诚恳,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认可。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发挥出的能力是巨大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是每一位小学生的特点,凭着这股好奇的劲,学生很乐于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开展作文互批互评的过程中,我们不妨以此为契机,介绍古今中外的作家修改作品的故事,激发学生二次写作的热情。
        学生们喜欢听白居易作诗读给八十岁老人听,修改到老人听得懂为止的故事。他们也喜爱法国莫泊桑反复修改作品的故事。教师都可以反复地举例。
        举了名人修改作品的故事激励学生之外,再举身边的活例子。笔者从学生中的文章找出一篇在课堂作文时,曾经指导过的习作,把他前后两篇习作都读给学生听。听完后,让学生议一议,自然得出结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总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四人小组的习作本子上出现了这样的评语:你的习作缺乏观察,请你再像莫泊桑那样,观察人物细致到可以活出来的地步,你的作文一定会提高!
        写完作文后,你找不到八十岁的老人,你可以读给你的父母,甚至同学听听,他们的建议会给你修改作文的灵感,试试吧!
         ……?
        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二次创作的兴趣开始点燃。在此期间,师生交流相当重要,教师细致观察,在学生有了想法之后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的想法得到肯定,他们创作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此时的心态是积极的,他们都想通过笔尖努力地畅想自己的创新之作,他们的写作热情会极度高涨,创新的思路也会更令人耳目一新。学生会不断完善构思、仔细酝酿篇章结构,字词语句的揣摩。他们一定会觉得二次习作修改到自我满意的时候,才会提交给老师。
        二、评语激发生生互改,学会修改中借鉴
?  在进行作文批改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二次创作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互改环节。这时候,四人小组的二次互批互评活动开始。教师要事先列出一些修改作文及写评语的要求,写评语时引导学生要注意措辞,有表扬性的评语为主,注意有针对性递进。互批互评满足小学生成为“小老师”的愿望。在推动学生完成互批互改活动时后,我们要为“小老师”提供展示的空间和交流平台,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时间,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
        教师可以让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发言,评语要简明扼要而且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选择好评语例子,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创新。如善用激励的语言,可引用名人名言起到鼓励评价作用。
   例如,笔者就一次春游写一篇游记。有位学生模仿《桂林山水》,仿造出一篇文章。

小老师在他的习作修改后,评语是这样写的:
 你能用上比喻和排比,把花花大世界的山水学活了。我看到了“桂林山水”的影子。
 这一席评语被宣讲之后,学生的第三次习作上,笔者很欣慰地看到了“游金华双龙洞”的影子,“草虫部落的影子”以及“山中访友的影子。”
        ……
        班级里掀起仿写教材名作的热潮。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且教材的示范性强,学生都会认真去听,积极地思考,在写评语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展示自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必然会投入全部的热情,积极地组织语言。
        三、互批互评中教师参与互动,引导写作提升
        互批互评中教师积极参与和学生互动。教师批改评语的及时示范,引导学生写评语 ,掌握互批互评的技巧,同时提高了写作水平。相比学生在互批互评过程中的“欣赏性”评价,“感悟性”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比较全面,分析问题也比较到位。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师完成批改活动时要注意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完成学习活动提供方法,提供动力。
?  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作文评价方式,运用鼓励式评价,放大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如,教师可从学生的学法方面进步去鼓励,评语可以这样写:“你描写人物很细致,人物描写的方法掌握了,为你高兴!”
        教师也可从学生思想觉悟有所提高 方面进行鼓励,这样写评语:“读完你的文章,我感受到新时代少年敢于担当,知难而上的勇气,一起加油哦!”
        教师还可以从前后的变化去评价学生暂时的不尽人意,“之前的书写工整认真令老师赏心悦目,这次的书写我相信你通过努力,你一定会达到的!”
        当学生翻阅评语时,看到自己努力成果得到认可,他们会得到一种满足、快乐,就会满心欢喜地期待下一次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优秀评语的展示,让互批互评更实效
        可以从以下方式展示互批互评评语成果:
        第一、充分利用班级内外墙,创建“优秀习作评语展示”黑板墙报,将学生每一次习作评选评语和进步习作评语的作文进行展示。
        第二、还可以用手抄报的方式让学生互相鼓励、互相欣赏。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时,四人小组组长将习作评语中激发学生,鼓舞人心的好评语摘抄下来。通过四人小组合作讨论选择收入手抄报内的习作评语内容。手抄报展示,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好评语怎样写。
        第三、借助校讯通、家校通等信息技术,利用家校信息技术开通佳作评语专栏,向家长宣传,又可以供学生自主查看和学习。
        可见,通过一系列展示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互批互改的浓厚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改变传统习作评改写评语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互批互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之一。巧用积极的评语,贯穿在学生互批互评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习作的兴趣浓厚了,写作的能力得到提高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不断成熟。
        【参考文献】
【1】张田若.叶圣陶关于小学自主读写教学论述(四)[J].小学语文教师,2017(02).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9部编版??(01)
【3】谢华.“只会抄”到“轻而易举写”——我的作文教学故事[J].教育,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