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集乐趣与技能的体育课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廖和林
[导读] 体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形式,体育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摘要:体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形式,体育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体育课也成为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这是我作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应尽的责任及义务。
        关键词:兴趣  新意  宽容  安全 责任
        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让我的课堂成为集乐趣与技能一体,让我的学生受益终身。
        传统体育教育的不足及改正
        一般情况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是采用教师讲解之后示范,学生听看之后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死板、单调、成人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所以导致现在的小学生正在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本来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这是我们无法去改变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 既学到知识和技能,又能学得开心,以下是我们应当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1、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好玩、好动,刚开始可能上一节体育课会很吃力,光是整队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必须要使用一定的方法让他们尽快停下他们在做的事,那么就需要给他们制定点规矩,甚至一些小惩罚在稍微高年级的小朋友面前,无论是课堂的纪律,动作的规范度就更应该严格要求,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但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
        2、努力做到让每节课都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去刺激他们,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积极参与进来。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它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游戏的选定也是需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在体育课中也应该根据年级的不同,设计不同程度、难度的体育游戏,像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体力相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会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就需要选择一些简单趣味性又比较强的小游戏,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比如说在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单足跳、过障碍跑等。通常小学生会有争强好胜的意识,所以他们热衷于一些小型竞赛,在一些竞争小游戏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的讲述,强调要到位并注意公平的重要性。
        3、我们还可以应该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生活与体育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比如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喜洋洋与灰太狼,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可以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故事中,再渗透教学内容,运用一些风趣的教学语言,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
        4、教师应该加强课堂调控能力,因为体育课程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

所以需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
        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动作
        毕竟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做错事也是难免的。这时,我们就要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来教育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做的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赞美,因为被老师夸赞了,学生也会更加自信,也自然会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学生犯了错,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给予批评或采用暗示的方法。对他们给予尊重、信任和善意的语言,讲清道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诲,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 对待小学生一定要有耐心。如学生练习动作错误时,一定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
        把爱灌输到教学中
        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去接触学生,在课堂上是师生的关系,但在课后可以做朋友的。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尤其对于在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也要不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
        安全永远最重要
        在体育课中可能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比如说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再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老师在上课前可以进行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进行组织教学,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育则是整个体育教育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运动感受和体育信息的起点。良好的小学体育教育可以培养他们自主锻炼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让他们感受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小学体育的体育教学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吴纪安《小学生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第1版 (2003年7月1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