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社会的经济产业开始进入转型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上涨,基于这一现状,各种职业类 院校开始“焕发生机”,取得非常快速的发展。随着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高校的扩招、民办教育的兴起以及各中专学校为了自身发展而采取的扩大招生政策,正在逐渐导致职业技术院校的招生分数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下降。目前,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加大。根据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技术院校;学生;管理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技术院校生源普及化,这对于技术院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技术院校学生工作也将接受新的挑战。由于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现代青年思想活跃,西方文化的引进,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严重影响了技术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这就要求现在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改革创新。
一、技术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组织
1、技术院校领导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现阶段我国相关技术院校领导对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十分重视,由于技术院校在培养人才方向上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促使他们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氛围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技术院校相关领导务必要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
2、技术院校成立学生管理工作机构。技术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成立相关的学生管理机构十分重要,学校通过成立管理工作机构,将管理工作分配到个人,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执行管理任务,让学生在有序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学习。
3、技术院校建立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在建立学生管理机构的同时,相关领导针对学生情况建立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让管理人员有章可循。学生在学校中由于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也可以对自己进行管理,从而方便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4、技术院校狠抓学生管理工作。技术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遵循一定的管理规章制度大力落实学生管理工作,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技术院校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狠抓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二、学生管理工作低效原因
造成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低效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有源自学生自身和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原因,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相对滞后。由于很多技术院校都是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或者由几所中职学校合并升格而来,因而。部分高职院校仍习惯性地延续中学阶段传统的以“管”为主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没有根据已经变化的教学对象其身心发展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和策略。加上,符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求的现代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尚未落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完全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调查显示,65%毕业生认为“班主任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学生管理工作低效部分原因还在于学生本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部分省市高职录取分数降低,招生门槛降低,高职生源质量出现了严重滑坡,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虽自主意识强,但责任意识弱,奉献精神不足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当然,与之紧密相伴的原因是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严重滞后,对学生成长关注不够、支持不足。
3、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能力不足。一方面,部分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管理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班主任工作不如写论文、做项目、超课时对自己发展有用,班主任工作经历无关紧要,甚至可有可无,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部分班主任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能力不足。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需要一定工作技巧。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语言表达技巧、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倾听对话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沟通协调能力,这些教师存在“能力方面的缺失.专业化水平较低”。
三、技术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
1、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学籍管理制度、思想品德考核制度、宿舍管理、班级管理、奖惩等制度;研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考评实施方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使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大中专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班级目标管理”及“考核细则”这是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众所周知,目标是影响群体行为的重要因素。“班级目标管理”就是使集体的目标成为每个学生的个人目标,最终将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正确引导和监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学生会的日常工作,学生处应加大监管力度,从工作计划的制定到计划的实施都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2、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技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遍应用,使得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加快,因此技术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结合。信息化技术自身具有一定的立体性和广泛性,技术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建立一定的信息化制度或者相关管理方式,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管理人员要有平等的管理观念。在技术院校中,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有正确的管理观念,对待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形成平等的管理观念。在技术院校中学生难免有一定的特殊性质,教师在对其进行管理时,不能采取强硬的态度,这样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要有平等的观念,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给予学生同样的尊重和关爱,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4、教师要提高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技术院校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要将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通过学生干部管理的方式将学生中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进行统一,帮助教师进行学生管理,以此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班级中的班委会、学校中的学生会等团体都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机构,技术院校中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学生干部管理工作。学生干部主要是由学生选举,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说服力,由学生干部实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技术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生干部进行学生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促使学生对管理规章制度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及掌握相关的管理方法;除此之外,促使学生树立一定的集体意识也十分重要,以方便在管理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生干部进行管理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技术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不仅要重视管理组织,在管理途径上也要进行创新,立足于技术院校中学生的管理问题,对学生管理组织以及学生管理途径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提高技工院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裴广为,毕春梅.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14.
[2] 邝奕涛.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J].今日科苑,2019(6):05.
[3] 李兴鹏 . 浅谈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J]. 中国西部科技,2018,11(5):78-79.
[4] 孙 艳.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5):81—84.
作者姓名:杜伟,籍贯:济南,学历:本科,职称: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第二作者姓名:马文杰,籍贯:济南,学历:本科,职称:一级实习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