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妊娠期及产时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8期   作者:袁五四
[导读] 【摘 要】目的:探究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妊娠期及产时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孕产妇68例,其中38例孕妇孕期检查发现感染HIV为A组,30例孕妇为临产时发现感染HIV为B组,所有孕产妇均予以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阻断效果。结果:自然分娩率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显著(X2=5.012,P=0.025)。婴儿HIV感染诊断率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显著(X2=3.975,
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妊娠期及产时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
袁五四
(威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内江  641000)
 
【摘  要】目的:探究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妊娠期及产时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孕产妇68例,其中38例孕妇孕期检查发现感染HIV为A组,30例孕妇为临产时发现感染HIV为B组,所有孕产妇均予以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阻断效果。结果:自然分娩率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显著(X2=5.012,P=0.025)。婴儿HIV感染诊断率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显著(X2=3.975,P=0.046)。结论:对于AIDS孕产妇应用抗病毒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孕期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产后行抗病毒治疗,自然分娩较高,能降低婴儿HIV感染率,可推荐。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阻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8-0090-02
 

AIDS由HIV病毒感染引起,以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1]。若部分女性不知情下感染HIV病毒并发生妊娠,HIV病毒可传染给婴儿,严重威胁婴儿健康[2]。有研究表明,尽早使用抗病毒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AIDS传播[3]。介于此,笔者将我院收治的AIDS孕妇为例,应用抗病毒药物,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AIDS孕产妇。其中A组共38例患者,均为孕期检查时发现感染HIV,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7周,平均年龄(28.65±2.3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3例。B组共30例患者,均为临产时发现感染HIV,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年龄(27.54±2.1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2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出HIV感染后,立即予以抗病毒药物治疗,即:齐多夫定(AZT)(生产厂家: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23产品规格:0.3g*60s+拉米夫定(3TC)(生产厂家: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270,药品规格:0.3g*30片)+依非韦伦(EFV)(生产常见: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265,产品规格:600mg*30片)治疗。A组孕妇自检查出HIV感染后,需立即行上述治疗,B组孕妇自检查出HIV后,与A组行相同的治疗方案,即齐多夫定300mg 2次/d,拉米夫定300mg 1次/d,依非韦伦600mg 1次/d,直至分娩结束,同时于分娩后连续服用7d。并在分娩过程中直至分娩结束后,口服齐多夫定,1次/3h。A、B两组于分娩后,继续服用7d,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尽快转入AIDS门诊评估,并接受下一步的治疗。对于所有新生儿,尽早(在出生6h-12h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需用齐多夫定混悬剂治疗,同时行人工喂养。其中A组出生的婴儿需连续服用药物28d,B组出生的婴儿需连续服用药物42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自然分娩。
对两组婴儿均行为期一年半(18月)的随访调查,均行HIV-1脱氧核糖核酸早期诊断检测,比较两组婴儿感染HIV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率表示,X2检验,以0.05为比较基础,当P<0.05时,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比较
自然分娩率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显著(X2=5.012,P=0.025)。

表 1 分娩方式比较[n(%)]
组别
例数
自然分娩
剖宫产
自然分娩率
A组
38
31(81.58)
7(18.42)
81.58(31/38)
B组
30
17(56.67)
13(43.33)
56.67(17/30)
X2
-
-
-
5.012
P值
-
-
-
0.025
2.2婴儿HIV感染检测结果比较
A组,共有0(0.00%)例婴儿经早期诊断结果为阳性,确诊为儿童HIV感染,感染率为0.00%(0/38)。B组,共有3(10.00%)例婴儿经早期诊断结果为阳性,确诊为儿童HIV感染,感染率为10.00%(3/30)。婴儿HIV感染诊断率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显著(X2=3.975,P=0.046)。
3 讨论
HIV病毒可在整个妊娠、分娩或哺乳期间传播,若不及时予以被感染HIV的婴幼儿治疗,约一半以上的婴幼儿在2岁之前发病或死亡,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存质量[4]。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治疗AIDS感染的最好方法,可有效阻止病毒复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5-6]。在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等抗病毒药物。其中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代谢生成三磷酸盐(于HIV感染细胞内),抑制HIV聚合酶,进而抑制HIV病毒复制。依非韦伦,属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可与HIV-1逆转录酶选择性作用,使HIV-1逆转录酶破裂,进而阻断DNA和RNA依赖的聚合酶活性。三种药物共同作用,起到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自然分娩率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显著(X2=5.012,P=0.025)。婴儿HIV感染诊断率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显著(X2=3.975,P=0.046)。表明,于孕期行抗病治疗,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婴儿HIV感染率。
综上所述,对于AIDS孕产妇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于孕期行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产后行抗病毒治疗,自然分娩较高,降低婴儿HIV感染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王爱,宋爽,等.阻断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影响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9(7):120-123.
[2]高庆伟,高鹏,丁楠,等.54例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孕妇抗病毒短期干预的临床安全性及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 42(7):649- 653.
[3]张英,易为,李明慧,等.新生儿出生后两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不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7,31(2):142-147.
[4]董昱,桂希恩,唐磊,等.湖北省536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孕妇母婴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2):83-89.
[5]陆平艳.观察抗病毒治疗在阻断妊娠期及产时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19,(16):102.
[6]王临虹,王爱玲,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ISBN 978-7-117-118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