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课堂的建立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黄如珍
[导读]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要想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及丰富的想像力,那教师就必须开展有效课堂,采用丰富

黄如珍    百色市逸夫小学
【摘要】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要想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及丰富的想像力,那教师就必须开展有效课堂,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
【关键字】激发兴趣;主动参与;开阔视野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69-01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音乐课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一个好的情境设计,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整堂课都在这个美丽的情境中学习。
        首先,精彩的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在上《天上的布达拉》这课时,教师身着藏族服装进教室,在此采用了情景导入、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能更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中。”同时播放歌曲,韩红的《天路》其设计意图就是通过音乐导出课题,让学生视觉、听觉更直观。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同学们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巧妙提问,主动参与
        常言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问题的提出能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
        如在上《天上的布达拉》这课中,老师通过旅游这一热门话题快速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同学们大家好,又到了旅游旺季了,说说看你们都去哪旅游过?大家都知道去旅游一定要作一个攻略,那我们去西藏之前应该要作些什么准备?其设计意图在通过作旅游攻略,导出了解西藏的衣、食、住、行等,为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作铺垫。”
        三、开拓视野
        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真实性,生动性,感染性等特点。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感受表现音乐,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像力,使学生能够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放声歌唱,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如在《天上的布达拉》“请同学们读读歌词,唱唱乐普。看看那个地方你觉得比较难。”其设计意图是通过图文展示的方式,进一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找出歌曲重难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使得重难点讲解时直观、便捷。同时通过多媒体音乐视频播放使得学生更直观感受音乐和体验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觉与体验。
        四、挖掘潜能,寓教于“玩”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的“玩”,充分体验了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同时在体验音乐美的过程中应该还从音乐的拓展、创编及表演等方面参与音乐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首先自由拓展、创编。
        音乐的教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音乐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对于低中年级学生,鼓励他们进行口头创作、自编歌词,在学习《柳树姑娘》时,引导学生通过节奏、强弱、歌词的变化使这段话读起来更有情趣、更加丰富。
        其次角色体验
        对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进行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在《保护小羊》中,同学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了小羊们的温顺;狼的凶残;狗熊、小刺猬、大象、小猎狗的友爱;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即兴表演,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体验。
        在表演中除了歌词改编,角色体验外还可以用动作图画及舞蹈等方式进行音乐表现,如在学习《勇敢的鄂伦春》时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景,同学们积极讨论、热情参与;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我们为这首歌曲加上了舞蹈,学生不仅体会了创新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合作的精神。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职队伍短缺,音乐课外活动开展不正常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音乐教育的发展,从而影响了音乐教学课堂有的正常开展。总之,“长城非一日之功,实效非片刻使然”,只要我们努力改变观念,褪去课堂华丽的外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让课堂回归本真,让“实效”向音乐本质更深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