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蓝凤姬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内容。将情境教学法有效地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蓝凤姬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城北小学  广西  马山  530699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内容。将情境教学法有效地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部编版教材;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79-01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法可以根据阅读文本描述的情景通过图片、音频或视频的播放进行情境创设,同时辅助教师的讲解语言,借助音乐的渲染,将文本情景进行再现,使学生如同置身于真实环境中。在情境中,学生可以与教师轻松交流,打破传统的僵硬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在获得多种感官体验的基础上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情境教学法一改传统教师依托教材进行授课的模式,使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不局限于教材的展示,而是通过情境培养情感,启发思维,通过想象对文本进行独特的理解。在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的层层递进,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以提升阅读效果。
        (三)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组合成小组进行知识学习。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分工,当小组成员意见不统一时,可以通过讨论、探究、思维碰撞等实现知识理解的升华。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实践参与学习,通过与成员的讨论,可以提升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从而主动进行知识学习。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
        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创设情境,要根据阅读文本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情境的创设。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手段进行动静结合、声文并茂的情境的创设,以将文本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以让学生体验阅读学习的乐趣。
        如在进行《牛郎织女》讲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先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课堂阅读学习情境中,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在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根据你的理解,并发挥你的想象,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续写,并与同学一起设计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在情节续写和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也是在真实情境中亲身体验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特点,以把握人物特征,加强对文本思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牛郎织女(二)》进行问题设置:“如果牛郎织女是一幅连环画,你是绘画者,你打算怎么画,如何配文字?”通过问题的设置,能让学生表述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想象对文本进行续画续写,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同时陶冶学生情操。
        (二)利用教材资源及多媒体资源凸显情境
        教材是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的媒介。语文课教学不能没有语文教材进行支撑,教材是落实学习目标的重要载体。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钻研文本,要进行个性化阅读,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并注重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内容对不同方法的的使用,在整合中开阔视野。入选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篇章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名篇,都是文质兼美富含时代气息的典型文本。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文本内涵,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多媒体为辅助进行情境创设,以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注重语文本体,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实现高质量学习。
        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了解圆明园的风光的历史和毁灭的原因,以体验中国这一历屈辱史。因圆明园已经被毁,即使有去过圆明园的学生,看到的也只是残垣断壁。教师可以挖掘教材文本内涵,依据圆明园集合了江南名园胜景和西方园林建筑的特点,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教材及课件为学生营造圆明园的建造特征,以了解圆明园是集合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建筑艺术建造的,通过想象构建它的昔日辉煌,读懂文本描写的内涵。
        (三)通过情景再现还原文本真实情景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通过情景再现可以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使学生了解文本的精髓。情景再现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演绎,使学生在演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的心情,教师可以作导演,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作者和他的父母。学生通过情景再现式的表演能深刻理解母亲对作者的鼓励和父亲对作者的严格要求,体验作者一直在写作是由于母亲的鼓励,能写出好作品是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学生也能充分体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出于父母的爱,作者是在爱的鼓励下一直努力前行。
        三、结束语
        总之,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阅读的篇章的设计关注了各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文本思路,将阅读与表达进行整合,将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进行整合,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爱华.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
[2]樊红兵.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3):45.
[3]管艳双,詹井亮.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