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朗读指导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李泓谒
[导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意境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多种朗读形式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言思维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还能促进小学生情感的升华,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朗读教学的水平不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

李泓谒    延安市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验小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对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意境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多种朗读形式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言思维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还能促进小学生情感的升华,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朗读教学的水平不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生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指导、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48-01

        朗读能够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和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情感变得丰富细腻,活跃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的积累名言名句,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教学的质量。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性格和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着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缺陷,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显现出来朗读教学方法不当的后果,同时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提升。本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教学成果,浅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加强朗读指导。
        一、小学语文朗读存在的问题
        1.唱读现象明显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可以明显看到,学生朗读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唱读现象十分严重,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出现这个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识记的速度也不断提高,但是识字量大也会出现很多弊端,比如很有可能出现同音字混淆和唱读的现象。
        2.朗读感情缺陷
        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还是比较愿意主动去识字的。他们很喜欢阅读,觉得朗读是一种十分有趣的事,对学生来说朗读也并非难事,但是朗读过程中往往缺乏情感,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朗读真实水平,长期以往,会直接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降低,质量变差。
        3.学生的兴趣问题
        每个学生对不同文章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文章主要以人物、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为主体进行文学创作。不同性格的学生,个人兴趣、文学素养以及所追求的文学方向都是不同的,想要涉及的文章类型也各不相同。而朗读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文章道路上的指明灯,引导学生在经典文学的道路上一往直前,所以,对文章的朗读兴趣才是学好文章的重要保证。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生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老师,才会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朗读及背诵,还有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考出一个好成绩,所以只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重点文章进行朗读。再加上课堂内容的枯燥、单调,导致学生文章朗读教学的课堂产生厌烦的心理,学习兴趣也逐渐下降,学生对文章的朗读量也是少之又少。



        4.教学内容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材通常以短篇幅的课文为主,课文内容也比较简单。虽然有很多汇聚了人文底蕴、浓厚的情感的文章,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章的选材比较少、选材内容并不合适。课堂主要以文章的词句注解、背景介绍等教学内容为主,教师不会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也不会经常对文章进行朗读教学。学生所掌握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学知识只停留在了对教材内容朗读背诵以及读文识字的阶段,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知识储备较少,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的朗读教学也会具有限制性。
        二、制定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
        1.重视朗读形式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会自动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难以把自己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单一的课堂朗读方式满足不了课堂的需要,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和朗读兴趣。由此看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该着重注意朗读的形式,把握好朗读、默读、齐读、品味读的时间。
        2.注重朗读技巧
        通过课文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实现“感情升华"这一目的。实现正确有效果的朗读,就必须要注重阅读技巧的掌握,阅读技巧主要包括停顿、语义、中音等老师通过一些手势也可以增强阅读效果。
        3.创设朗读情境
        教师要抛弃传统低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采用能提高教学效率的阅读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为朗读做铺垫,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向往之情,不断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做好教师的指导者身份,让学生是因为对文章的喜爱和兴趣而去阅读。这样的话阅读教学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对文章进行合理的选择
        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选择最适合小学生朗读的文章,并根据朗读教学的活动内容对朗读方式进行确定。选择合理的文章进行朗读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进行筛选,以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朗读资源。比如,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一篇符合小学生心智的文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文章作者在思想以及情感的表达上产生共鸣。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朗读氛围,以促进学生对朗读教学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朗读对学生学好语文作用非常大,我们要重视和加强阅读实践训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增强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积累词汇的好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语感,进而把握作者的情感。提升自我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意,让学生处于主动欣赏文章的状态中,使学生受到文章的多方面美的陶冶。
参考文献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巩世娜.《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年.
[2]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邓梦诗.《新课程》.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