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四“5”20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韦雅纯
[导读] 随着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们的主导地位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韦雅纯  邮编:547100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们的主导地位,通过培养学生们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行了“先学后教,先思后评,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导学案教学模式。本研究对高中数学教学和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导学案 小组合作 运用探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角,更多的是担当指导者和组织者。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知识,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一直以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实用性教学方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导学为主要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互动、巩固练习、合理的教学评价,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模式,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可见,导学案教学为高质量的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思路。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运用导学案促进教与学之间的同步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面比较广,涉及到立体几何、函数、数列等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在面对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进行学习,运用导学案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情况,导学案是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础,由浅入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堂交流、课后加强等过程,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等活动中,下降了高中数学的难度,逐步学到相关知识,教师运用导学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能及时调整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相统一,以便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此外,导学案赋予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具有使命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积极开展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在良好的情境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导学案方式改变了以往学生的听讲方式和学习方式,避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被动状态,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导学案的运用,指导学生逐步探究相关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四“5”20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形式
        四“5”20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感恩,学会生存”为宗旨的“先学后教、先思后评、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要点是教学生看什么、读什么、记什么、练什么,即看、读、记、练。具体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识记5分钟,双基训练5分钟,课中问题导学5分钟,重点难点突破20分钟,课堂达标检测5分钟,课后强化训练20分钟(其中的数值是一个相对值)
        三、高中数学四“5”20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环节
       (一)以学案为导,进行自学
        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学案要在课前适当的时间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自己解决学案上的有关问题。预习工作会使学生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的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逐步的提高。要想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和题目,必须对教材好好的阅读,这样学生就会通过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阅读过程不理解的教材内容发现哪一方面是自己的弱点,可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进行重点听讲和理解。
        (二)课上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学校在实行“导学案教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就是突出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通过合作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不要过多的参与。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对导学案进行讨论,可以一对一讨论,组员之间讨论,组与组之间讨论,优等生帮助后进生,让更多的学生打开思路,积极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后,教师总结学习状况,在互动、合作的情况下,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得到了提高。
        (三)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拓展知识
        当学生自己对这节课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疑问总结完以后,首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表扬,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进行适当点拨,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答,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让学生的知识网络更加严密,更加完善,只有通过练习题的拓展,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学会运用导学案学习知识,同时学会了应该如何探究,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训练提高
        还要通过系统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好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和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知识铺垫,其目的是借助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习题设计环节必须要做到紧扣主题,习题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和实践能力更好的培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训练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及时收集习题信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导学案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发散。
    (五)总结评价。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平学生讨论完毕后,及时进行评价,同学间的评价,老师的评价。根据学生课后作业情况进行点评分析,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得到提升。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保证学习质量和效果。
        

        根据导学案内容,完成预习自学部分,尝试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总之,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明显体现了教学优势,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能力.“导学案”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其态度、方法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质等.实施“导学案”教学是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促进新课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谭远聪.新课改实践纪实—四“5”20导学案教学模式。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