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务集团公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 401147
摘要: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到绝对的优势地位,并且提升综合竞争力,获取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在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动态管理理念的融合上下足功夫。特别是大型的建筑项目,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更有意义。建筑企业能够掌握施工进度、成本投入、材料情况,有序推进质量控制工作,很容易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本文具体研究了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及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工作;分析;研究
引言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属于系统性的重要工作,应该引起各部门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管理活动,针对项目决策、设计评估、可行性与整体性做好深层次的分析,同时发挥着监督作用,来保证施工作业顺利完成,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愈发完善。动态化的造价管理必须层层把关、严格控制,一直以经济效益的提升为目的,使得建筑企业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结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成本投入统统得到有效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市场中已经引入了竞争机制,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融合动态化的管理理念,其作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近几年来,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等行业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实行造价动态管理,推广范围随之扩大,更多工程项目的投资、规划、建设效益稳定增长了起来,充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言也非常有利。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依据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要求,有效地控制成本花费,不断的改进造价管理显得至关重要[1]。一系列动态化造价管理办法的应用,让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积累下丰富的实践经验,努力做好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才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体现出管理工作实际的存在价值。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方法的分析
2.1 投资决策的造价动态管理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是以投资决策为起始点的,计划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充分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性,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完成的重要任务,可以采用动态化的指标评估方法,优先确定建筑工程的投资总额,之后依据不同类型的估算指标完成估测,再将估算指标和总工程量相乘,进而获得最准确的工程项目投资金额。
2.2设计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
一般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提出,能够确定50%的工程造价。设计阶段开展动态化的造价管理工作,相关人员不妨从经济指标的分析和技术指标的分析两个方面展开综合考虑,最好确定限额设计、模块工程以及其他因素,从多种设计方案中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二次结构施工前,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提出质量要求,各个模块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控制资金流量走向,借此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此外,管理人员应该全方位分析各模块的设计系数,进行最佳设计方案的筛选,仔细纠正设计模糊、设计错位等问题,做好全方位跟踪管理,从而降低施工阶段的施工难度,避免设计变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3施工环节的造价动态管理
施工模块的施工风险较高,动态化造价管理工作的推进自然面临着重重阻力。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应该主动配合动态管理,造价人员需要进行关键物资,各项数据的定期整合,加强质量、安全、工期的动态监测,结合各项数据的动态分析,可以调整工程施工造价方案,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尽最大努力构建出动态化的,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系统[3]。竣工阶段加强审核是很关键的,管理人员现场测量,依据各类技术资料,结合图片、文字等信息记录,与专业审计机构共同完成建筑工程量的验证分析,有目的的加强控制,必要时针对不同的施工模块展开更加严密的分析。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措施的研究
3.1优化管控模式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优化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模式,总结更多的造价控制措施。首先,要分析工程材料费用给造价管理、控制工作带来的实际影响,造价控制人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根据施工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并且掌握各项材料价格波动的趋势,以此为基础调节材料成本的控制范围。另外结合市场信息的变化,进行材料信息、材料价格造价管控模式的调整,尽量减小误差,针对信息滞后等问题实现动态化的造价控制。其次,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随着气候环境、地质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施工方案的设计人员,不同环节的施工人员,造价动态管控人员应该考虑不同环节可能发生的设计变更,提前做好预防管理,从根本上降低设计变更、施工变更等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带来的不利影响[4]。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依据“建筑工程设计变更注意事项”中的相关内容与标准,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等签字盖章。造价控制动态化采集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的市场价格,不断地优化造价管理,产生集中控制与调节的意识。
3.2构建管控机制
建筑工程可以分成不同的施工环节,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动态化的控制每一环节,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调节作用,才能保证最终的造价管控效果尽如人意。构建全过程的造价动态管控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工程造价管控人员多角度、全方位搜集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料,从经济层面、市场层面、建筑层面上分析造价控制计划的可行性。以此为依据,确定最合理的造价管理及控制范围。其次,施工方案的设计阶段,应该考虑不同模块中的质量标准,选择限额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的合理编制。设计方案编制完成,造价管控人员还要对全部的施工项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考核、归纳出更多的影响因素,运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完成方案内容的调整。最后,工程项目造价管控人员可以建筑材料为要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全部的变更情况展开分析,然后加强签证管理,进行全面审核,使动态化造价管理、规范化造价控制等工作有序推进下去,最终获得意外惊喜。
3.3完善管控体系
可以应用基于建筑设计、施工管理、项目协同等为一体的管理方法,创建完善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体系,选择有效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源节约、成本调整等提供可靠依据。相关人员可在项目全期、不同环节中应用BIM 5D技术,针对施工设计、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模块实现动态化的管理控制[5]。利用BIM 5D技术中的实用功能,准确计算施工偏差,及时评估纠正方案,全方位管控优势巨大,更容易从根本上控制工程超额、决算超支等情况的频繁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范围逐渐扩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有融合了动态化的管理理念,总结了更多的有效控制措施,才能妥善解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弊端问题,造价管理人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边突破造价控制局限,一边提高造价管理质量,最终为建筑工程项目长远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玉峰,李凯强.有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控制问题探讨[J].科技风,2018,07(02):155-155.
[2]刘朝阳.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问题分析[J].人力资源与管理,2017,11(06):340-341.
[3]姜佩佩.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其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8,21(14):179-180.
[4]谢兰,席美荣.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有效控制[J].科技中国人,2019,,05(01):399-399.
[5]王凯,李嘉业,张立正.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建筑与预算,2017,17(0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