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农村工程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思维研究

发表时间:2020/3/16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作者:司杉杉
[导读] 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逐渐加快,中国“三农”问题逐渐加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滨州市滨城区杜店办事处  山东滨州滨城  256600
        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逐渐加快,中国“三农”问题逐渐加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详细的分析基于生态农村工程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农村工程;中国“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
        前言:中国“三农”问题中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逐渐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峻。借助生态农村工程的优势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使之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1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容易受到经济、社会以及自然因素的制约,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图一所示)。第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私自侵占耕地现象较为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时有发生。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大量施用化肥以及农药,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农民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点,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部分年轻人为了提升生活质量,纷纷到城市打工,农村劳动力水平逐渐下降,导致农村村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交通以及水利、电力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及相关的部门单位不予以重视,严重降低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图 1 解决“三农”问题重点
        2 基于生态农村工程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研究
        2.1 生态农村工程中的农业生态工程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生态农村工程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的整体收入。农业生态工程是生态农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业生态工程的环节中要始终坚持整体协调性原则,注重对农业生态工程系统进行优化与整合,找准生态农村发展新方向,切实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专一化的农户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升劳动效率,同时,在此环节中要注重单一化的生产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滨州市构建现代化农业的循环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以及生态渔业,促进农产品向生产优势区域集中,结合国家科技农业开发区的园区建设,在盐碱地上进行高效生态农业的体系建设[1]。
        2.2 生态农村工程中的农业产业化工程
        农业产业化工程也是生态农村工程的组成部分,实时对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的运行状态进行掌握,找准小农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对产供销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此环节种需要借助该地区区域资源的优势,准确对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定位,逐步加强与相关的产业进行有效的连接,实现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业的共同发展。例如:滨州市注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产业化的经营体系,围绕主导产业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发展粮油果树、菌、蛆、牧渔产业体系,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进程,以山东滨州国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以草业、畜牧业、生物能源产业等多元化产业链综合开发为目标,逐步建设成菌草产业龙头企业。
        2.3 生态农村工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工程
        生态农村工成中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工程较为关键,在生态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现象较为严峻,逐步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是生态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就业工程需要借助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优势,根据当前农村劳动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农村投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逐步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将县城作为发展的重点。例如:滨州市着力加强农业发展的保障举措,构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保障体系,在开展社保工作进行中,注重培养技术人才,为该地区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渠道,引导下岗人员积极的参与到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设体系中来,通过人的保障来保证高效生态农业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生态农村工程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4 生态农村工程中的农民组织化工程
        在生态农村工程中做好农民组织化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农户”生产模式逐渐出现,在计算成本或是收益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为了有效保证生态农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构建农民组织小组,在进行谈判的过程中要保证公司与农民处于平等的状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三农”问题逐渐突出,农民负担过重现象经常发发生,逐步提升农民组织化进程,需要政府发挥帮扶作用,保证农民组织化工程的完整性。例如:滨州市注重提升农民组织化工程建设水平,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2.5 生态农村工程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生态农村工程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重点,根据生态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道路、水利以及教育、医疗进行有效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地区的区位优势,打通交通运输线路,保证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有效流通,促进生态农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滨州市制定科学的农业科研、教育、农技推广的规划,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借助该地区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绿化工程,保持土壤水质的净化,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注重增需扩容,多蓄多引黄河水,借助灌溉排水技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科学合理的布局,并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针对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要严肃处理,可以有效地维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发展[2]。
        结论:基于生态农村工程的解决“三农”问题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明确生态农村工程的组成方式,将农业生态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劳动力就业工程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建杰.新时代视阈下“三农”问题发展路径[J].蚌埠学院学报,2019,8(06):86-89.
        [2]肖兴笛,万珊.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演进与化解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3):210-213.
        作者简介:司杉杉(1984.11--);性别:女,籍贯:山东省滨州市,学历:本科,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