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0期   作者:贾晓非
[导读] 教师可通过网上收集、书本上收集、走进村庄收集等渠道汇总民间游戏。据统计,我园用此法收集民间游戏120余例。

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中心幼儿园 266700
  民间游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民间游戏能陶冶情操,能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地表现自己。因此,要让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活起来。
  一、多渠道广泛收集民间游戏
  1.教师研讨,多渠道收集民间游戏。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让教师明白什么是民间游戏,充分认识民间游戏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调动教师收集民间游戏的积极性。教师可通过网上收集、书本上收集、走进村庄收集等渠道汇总民间游戏。据统计,我园用此法收集民间游戏120余例。
  2.家长参与,广泛收集民间游戏。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他们的参与支持对民间游戏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收集民间游戏时,可通过家长会、明白纸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收集民间游戏的意义,激发家长参与收集的积极性。据了解,我园通过家长收集民间游戏50余种。
  二、民间游戏的分类
  1.根据游戏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整理。(1)以发展身体动作为主的体育类游戏,如踩高跷、打陀螺、斗鸡、冰冻、挤油等。(2)以发展幼儿智力和动手动脑为主的益智类游戏,如翻花样、猜中指、青布白布等。(3)伴有儿歌的,主要是一唱一和或一问一答为主要形式的语言娱乐游戏,如斗斗虫、打大麦等。(4)其他综合类游戏,如抬花轿、击鼓传花、丢手绢、木头人等既有儿歌、童谣又有角色对答,还有娱乐表演和游戏规则,融合了多种元素的游戏活动。
  2.根据不同场地需求开展的民间游戏进行分类整理。(1)适合室外开展的游戏,如踩高跷、抬花轿、玩竹梯、跳皮筋。


(2)适合室内区域开展的游戏,如憋死牛、翻花样、拾石子、弹琉琉等。(3)适合室内活动室开展的游戏。这类游戏参加的人员多,但地方不大,规则明确,变化不大,一般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的,如击鼓传花、踢踢绊绊等。
  3.根据游戏适合的年龄段进行分类整理。(1)小班幼儿的民间游戏。小班幼儿年龄小,主要是以和教师、父母互动开展类似于亲子游戏的为多,还有的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集体小游戏,规则较少,大都配有童谣,如斗斗虫、踢踢绊绊、猜中指等。(2)中班幼儿的民间游戏。中班开始接触活动器具,对技能技巧有一定的要求,游戏规则和玩法相对完整,如踩高跷、瞎子和拐子、丢手绢等。(3)大班幼儿的民间游戏。大班对技能、大量的使用器具、游戏规则有较高的要求,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比较能体现,如玩竹梯、滚铁环、抬花轿、跳竹竿等。
  三、幼儿常用的民间游戏
  1.挤油渣。寒冷的冬天,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2.拉大锯。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3.蚊子叮手。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4.堆馒头。游戏者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5.捉蜻蜓。 参加者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6.打老虎。两人面对面,边念儿歌边随儿歌节奏做动作。
  7.木头人。参加者两人念儿歌,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不说不笑地对视,谁先忍不住动或笑了,就算输。
  8.瞎子摸拐子。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9.警察捉小偷。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10.接龙珠。将长40~50厘米、直径10厘米的毛竹对半劈开,打去竹节成一个半圆管道。若干幼儿站一排或环形,每人手持一节半圆管,将乒乓球或较圆的小石子放在竹管上,倾斜竹管,徐徐滑落,另一幼儿用竹管接住,依此传接,球掉落地上为输。
  11.拍手背。两名幼儿以猜拳来决定谁先拍。拍者掌心向上,并将手放在对方的手心下面,看准机会,撤手从上面去拍对方的手背。如能成功,则继续拍;一旦拍空,两人交换。
  12.扎手绢。几位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甲乙两位幼儿在圈外相对的地方分别将手绢扎在圈上幼儿的手腕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往顺时针方向跑,将对方扎的手绢解下,扎在前一位幼儿的手腕上;扎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绢……若另一位幼儿还未扎好被追上则为输者,与被扎幼儿换位,游戏继续开始。
  参考文献
  [1]莫晓超 李姗泽 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6,(09)。
  [2]李伟娟 在民间音乐游戏中提升大班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