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0/2/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1期   作者:王先红 李树青
[导读]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
山东省潍坊市育华学校 261000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转换角色,自觉适应新课改需要,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应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教学初一数学上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时,可以创设情景:出示一个很精美、很漂亮的正六面体沙包(这是小时候同学经常玩的),并把沙包的六个面画在本子上,选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然后问学生如果给你一张硬纸板,你能做成像这个沙包一样形状的正方体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画出草图。接着安排学生动手实践(分折叠和展开两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做一做(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图形)。
  二、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如教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观察图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怎样计算?学生思考后大胆猜测计算方法,结果很快提出了两种想法:1.(n-2)·180°;2. 180·n-360°。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们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检验中去,从而产生更多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郁、积极性高,而且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探索能力。
  三、巧用类比方法创设探究的情景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类比思想的渗透,在类比中突出数学的本质,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例如: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分别以AC、BC为一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ACD和等腰△BCE,CA=CD,CB=CE,∠ACD与∠BCE都是锐角且∠ACD=∠BCE,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交于点P,连接PC。(1)求证:△ACE≌△DCB;(2)请你判断△AMC与△DMP的形状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3)求证:∠APC=∠BPC。
  
  
  
  
  
  分析:(1)证明∠ACE=∠DCB,根据“SAS”证明全等。
  (2)由(1)得∠CAM=∠PDM,又∠AMC=∠DMP,所以两个三角形相似。
  (3)由(2)得对应边成比例,转证△AMD∽△CMP,得∠APC=∠ADC;同理,∠BPC=∠BEC.在两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相等,则底角相等。此题的第(1)、(2)问对一般学生来说问题都不大,该题与以前做过的以下题目相似: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分别以AC、BC为一边在AB的同侧作等边△ACD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交于点P,连接PC。(1)求证:△ACE≌△DCB;(2)请你判断△AMN的形状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3)求证:∠APC=∠BPC。
  
  
  
  
  
  该题可以这样变化,将已知条件中的边相等换成角相等,或求证∠APD=∠ECB=∠DCA等。
  如果没有做出来,通过答案及其他,看看自己的思路在哪里被堵住的,是因为知识的原因,还是技巧的原因,找到自己突破该题的突破口。该题(1)、(2)问难度并不大,关键在第(3)问。要反思该题的关键点,让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后,会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在探究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更具有深刻性,并且能满足班上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需求,让人人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收获。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应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某一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凡是学习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