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16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作者:姜椿萌 樊雅丽
[导读]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三种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测16项临床生化项目。结果:使用不同型号采血管采血,对生化检测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影响不大,添加有促凝剂的采血管血液凝固时间短、可用于急诊生化,含分离胶的采血管血清分离效果好。临床需根据具体检测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关键词:真空采血管;临床生化检测;静脉血;普通管;促凝剂;分离胶


       
        生化检验是针对人体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像微生物学的检验、免疫检测、血液检验、病理检验等都是生化检验[1]。血液检测是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使用不同采血管采集血液对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探讨分析三种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3-80岁,39例男性,32例女性,所有患者或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凝血造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
1.2血样采集
        分别用5ml规格的普通管(无添加剂)、促凝管、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粤械注准20152410206)采集患者的静脉血,采集前患者空腹8h以上,严格按照采血标准操作流程每管各采集5ml血液,上述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由深圳美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研究方法:
1.3.1 记录血液完全凝固的时间,对所有血样进行离心分离血清,观察血清分离效果。
1.3.2 使用日立 7180 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ST、ALT、ALP、LDH、ALB、GLU、CK、CHE[2]等生化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试验结果用n%表示,χ2检验, 计量结果用x±s表示,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血液凝固时间和分离效果
        含促凝剂的采血管血液凝固时间比普通管的时间显著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分离效果差异不大(P>0.05)

2.3  ALB、GLU、CK、CHE比较
        三种方法的ALB、GLU、CK、CHE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3. 1 促凝剂是专门用于加速血液凝结的非活性成分,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当想快点出检验结果时,可采用促凝管。
        3. 2 分离胶是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具有触变性的粘液胶体,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其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状结构被破坏变为粘度低的流体,当离心力消失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其密度介于血清和血细胞之间,作用是在离心情况下隔离血块与血清,其惰性成分决定了该物质对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没有影响。
        本次研究,分析普通管(无添加剂)、促凝管、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三种采血管采集血液后的生化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检测结果虽存在不同,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普通管中没有促凝剂,结果较为客观,但是血液完全凝固时间长,不适合用于急诊检查[3]。因此普通管通常作为检测对照管。
        含促凝剂的采血管,血液凝固时间明显缩短。促凝剂/分离胶管对于酶类以及葡萄糖等有着良好的保护效果,加快血清的分离[4]。三种采血管各有优点,对生化检测结果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综上所述,三种不同型号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进行急诊生化检测时,多选用含促凝剂的采血管。含促凝剂/分离胶的采血管分离血清和血细胞的效果最好,只是成本稍高。临床需根据具体检测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郭海龙. 分离胶采血管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6,14(02):116-117.
[2]张雪凤,杨铭,朱琳. 探讨分离胶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2):146.
[3]罗巍. 采血管采样量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2):81-82.
[4] 周李兰. 3种真空采血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1):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