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和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邹铃
[导读] 探究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和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邹铃
  (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和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支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定期服药、饮食控制、定期复查、科学运动等治疗方式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糖尿病;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使体内糖类、蛋白质发生紊乱所导致的代谢类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全身无力、多尿、多饮、体重下降等,而现如今未有能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因此糖尿病患者只能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血糖[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无法保证患者治疗中的依从性,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执行能力差。本文主要研究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和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支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龄范围为60~78岁,其平均年龄为(68.99±12.86)岁,病程1~8年,其平均病程为(5.01±1.01)年;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9例,年龄范围为61~79岁,其平均年龄为(69.01±13.11)岁,病程1~9年,其平均病程为(5.55±1.6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其主要护理内容为: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叮嘱患者定期服用药物,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患者出院后告知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实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其主要护理内容为:①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护理人员应对每位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其主要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可通过病例、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宣教,让患者能够正确认知到该疾病的特征,从而增加患者后期治疗的依从性。③出院回访,对出院后1个月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日常情况及血糖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和观察。治疗依从性的评判标准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其为:定期服药、饮食控制、定期复查、科学运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观察,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情况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FPG、2hPBG以及HbA1C分别为(5.86±1.01)mmol/L、(8.54±2.33)mmol/L、(5.89±1.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2±2.55)mmol/L、(13.01±3.88)mmol/L、(9.31±2.1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一。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定期服药、饮食控制、定期复查、科学运动等治疗方式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二。
  
  3 讨论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使糖尿病的发病率出现逐年增长的现象,这已经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2]。相关研究表明,定期服用药物并且进行合理饮食计划可以有效地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但是由于患者的自控能力不强,以及对药物使用不当从而导致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同时也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延续性护理的方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电话回访、指导服药等,从而及时的获取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而对患者进行督促作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其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玉梅,程晓青,陆碧云,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2):67-68.
  [2]邹玉梅,程完英.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80-3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