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周晓飞
[导读] 评价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的落实在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DVT方面的价值,在提高ICU患者安全性的基础上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周晓飞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的落实在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DVT方面的价值,在提高ICU患者安全性的基础上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ICU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治疗的患者,总计120例。进行120例ICU患者分组,取1:1比例法。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60例ICU患者以及研究组60例ICU患者分别采取基础护理以及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ICU患者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股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ICU患者,研究组ICU患者DVT发生率少、护理满意度高,且股静脉血流速度有优势,P<0.05结果差异显著。结论:基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ICU患者DVT风险高,落实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预防DVT、提高患者安全性,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  ICU  DVT  股静脉血流速度  满意度
   
    ICU收治的患者需长期卧床,加上疾病因素、治疗手段、身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患者褥疮、DVT等并发症风险较高。DVT即血液异常凝结于患者下肢深静脉系统发生的下肢回流障碍,患者有患肢肿痛以及体温升高等表现,是典型的并发症代表,老年患者尤其多见,无法及时治疗会导致肺、脑部等脏器栓塞,增加患者致死风险[1]。基于DVT对ICU脑出血患者生命安全、康复状况的影响,除给予患者相应对症治疗外,需通过护理干预积极预防。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20例ICU脑出血患者为例,总结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的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总计120例。纳入标准:(1)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ICU患者;(3)参与者家属知情配合,患者基线资料完整;(4)患者意识清楚。排除标准;(1)严重感染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精神疾病患者;(4)昏迷、意识丧失患者。进行120例患者分组,2组ICU患者例数一致。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42-78岁,均值(62.30±3.50)岁;患者疾病类型:脑挫伤以及硬膜外水肿患者分别为15例,脑干损伤患者20例,其他患者10例。研究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40-79岁,均值(62.50±4.20)岁;患者疾病类型:脑挫伤患者16例,硬膜外水肿患者17例,脑干损伤患者22例,其他患者5例。对照组与研究组ICU受试患者疾病类型、性别、年龄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ICU患者遵医嘱治疗、开放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以上基础上落实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ICU患者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限制了与家属的见面,加上疾病困扰、仪器等,导致患者明显身心压力,而不良情绪加重血管痉挛从而导致血栓。所以,护理人员需增强与ICU患者的沟通,安抚患者情绪并给予患者关心、鼓励、行为支持,在稳定患者心理的同时预防DVT风险、提高患者安全性以及配合度。(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期间向其介绍DVT危险性、预防价值,并详细介绍DVT致病因素、表现以及相关防治手段、护理措施等,纠正患者和家属的认知误区。(3)病情监测。观察ICU患者的患肢皮肤情况,包括颜色、温度、肿胀状况等,定期测量下肢并对比,向主治医师汇报并遵医嘱协助处理。(4)体位护理。ICU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取患者舒适体位,辅助患者翻身,2h1次,维持下肢
抬高姿势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另外,进行患者肢体按摩、早期功能活动,协助患者早期床上股四头肌等锻炼,并逐渐鼓励患者自主活动。(5)饮食干预。依据患者营养评估情况制定饮食计划,侧重易消化以及低糖/脂肪、高维生素/蛋白饮食,若患者吞咽障碍行肠内、外营养。
1.3观察指标
    记录ICU受试患者组间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以及股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1.4数据分析
    ICU受试患者试验指标经SPSS19.0处理。计数型指标(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计量型指标(股静脉血流速度)以(n/%)、(±s)的形式描述,组间指标差异检验分别采用(x2)和(t)。P值小于0.05,表示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计数指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120例ICU受试患者组间DVT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各计数指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ICU患者病情复杂、危重,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易导致下肢DVT风险,有效的检查、治疗、护理是确保患者安全性、预防DVT的关键。就护理工作而言,既往常规护理以个人经验为主,以护理理论、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和指导,但是在预防DVT方面效果有限[2]。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整合ICU患者愿望、临床资
料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预防性、针对性、科学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价值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降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3]。洪艳研究指出,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强化ICU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对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4]。
    试验结果显示: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96.66%、DVT发生率5%、护理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此次试验结果和李晓静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研究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24.44%,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4.44%,P<0.05[5]。
    综上所述,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DVT的预防有明显积极意义,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晓丽.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5):591-592.
[2]郭勤.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14.
[3]姚楠楠.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9,28(17):91-92.
[4]洪艳.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5):72-74.
[5]李晓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