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工作中实际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宗海燕
[导读] 评价ICU护理工作中运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价值,为ICU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宗海燕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ICU护理工作中运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价值,为ICU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总计84例。进行ICU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取随机法),对照组ICU患者行基础护理,研究组42例ICU患者配合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ICU患者组间心理情绪状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研究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心理情绪状况更佳且发热、坠床、院内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各个指标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落实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可以进一步稳定ICU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安全性,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ICU护理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情绪状况  不良事件  满意度
     
      ICU收治患者较为特殊,病情具有危急重症特点,为了确保患者的救治效果、生命安全,对治疗工作、护理工作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ICU护理工作为例,患者身体负担加重了心理负担,从而导致患者身体应激反应、增加患者坠床等不良事件风险,所以需注重护理人文关怀以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压力[1]。临床工作中发现,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用于ICU患者护理中,有效缓解了患者心理压力,从而加速患者康复。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8-2019年期间的ICU患者为例,总结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19年8月,总计84例。纳入标准:(1)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ICU收治患者;(3)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反应患者;(2)精神状况不佳患者;(3)传染性疾病患者;(4)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此次试验ICU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介于26岁到75岁,平均年龄(45.3±6.3)岁。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介于24岁到76岁,平均年龄(45.8±6.8)岁。对照组与研究组ICU受试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试验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ICU患者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皮肤护理等基础护理。
      研究组——给予ICU患者基础护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1)住院环境护理。维持ICU良好的住院环境,灯光调整适宜,关闭不必要的仪器以免噪声增加患者的不适。另外,以玻璃与家属见面,以排解患者的心理孤独、恐惧感,并通过播放轻柔音乐等形式缓解患者情绪。(2)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主动与ICU患者交流中询问患者感受,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和、真诚解答,在评估患者情绪的基础上及时疏导,并指导患者以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微笑、肢体语言给予患者鼓励,以树立ICU患者恢复信心。(3)家庭支持。护理人员与家属沟通中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向家属介绍患者恢复情况,在结合ICU患者个体情况的基础上安排探视、给予患者家庭支持,从而缓解ICU患者的孤独、恐惧感。(4)转出ICU后护理。患者转出ICU后给予患者和家属病情有关护理指导,1周内进行随访,并通过组建微信群等方式进行继续康复指导,从而帮助患者康复、有效回访。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ICU受试患者组间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为3个护理等级)、压疮等各类不良事件(发热、坠床、院内感染、护患纠纷)发生率、负性情绪状况改善情况。
  1.4负性情绪评分判定标准[2]
      ICU受试患者心理负性情绪状况参考SAS、SDS负性情绪自评量表,分数越高说明ICU患者对应情绪越明显。
  1.5数据统计学分析
      基于SPSS19.0计算ICU患者护理后试验指标。计数型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n)、(%)描述,计量型指标(SAS、SDS评分)以(±s)描述,指标差异检验行(x2)和(t)。P<0.05,说明ICU受试患者护理后试验指标差异明显。
  2 结果
  2.1计数指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84例ICU受试患者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组间指标经统计学计算,P<0.05。
     
  3 讨论
      ICU科室特殊,收治患者有重症特点,对治疗、护理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对ICU护理工作提出了人文护理需求[3]。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中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实际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持续护理干预,通过落实环境、心理、家庭支持以及转出ICU护理确保患者的身心舒适状态、满足患者需求,从而提高护理质量[4]。叶恩平研究指出,对ICU患者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护理价值突出[5]。
      试验结果和杜丽莉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接受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00%,治疗配合率95.00%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72.00%,护理服务投诉率0.00%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投诉率3.00%,经统计学计算P<0.05[6]。
      综上所述,ICU住院患者病情危重,对护理工作、治疗工作要求高,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促进患者康复。给予患者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身体负担,进而加速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曾唯波,毛秀莲,徐振虎,何春梅.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20):69.
  [2]马晶.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86.
  [3]孙艳红.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9):102.
  [4]邓阳阳.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用于ICU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9,5(19):88-89.
  [5]叶恩平.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3):3380-3381.
  [6]杜丽莉.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1):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