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石膏固定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陈艳
[导读] 探讨骨折患者石膏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症状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陈艳
  (中国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石膏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症状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术后接受石膏固定的骨折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9月,根据患者术后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较高,总体满意度为98.42%,护理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对于术后接受石膏固定的骨折患者,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身体存在的不良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石膏;固定;骨折;护理对策;满意度
  前言:现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受到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工作者难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对于家人来说,亲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在繁忙的生活中,总会存在着较多的意外。工伤、交通事故的发生,成为骨折患者病症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此情况下,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无法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对患者及其家属也会带来一定的精神打击。通常情况下,手术是骨折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为了患者术后能够尽快恢复健康,通常会使用石膏来进行固定,该物质具有紧固性强、贴敷肢体性好等优势,可根据患者受伤肢体的形态来进行打造,起到减轻负重的效果。医护人员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需要时刻对患者进行监护,将重点放在并发症状的防治中,以此来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术后接受石膏固定的骨折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9月,所选患者受伤类型为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摔伤等,共43名男性,其余21名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7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组间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观察及护理
  在对石膏固定术后的骨折患者护理期间,受到护理人员、患者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状,如:压疮性溃疡、化脓性皮炎等,不同的并发症状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对患者患肢包扎过程中,如果太过紧实或者存在进行性肿胀,极有可能会引发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伤害。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出现面部苍白、疼痛等症状,若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加重病情。压疮行溃疡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该症状的发生往往与多方面因素有关[1]。一方面,在对患者伤口处进行包扎时,若护理人员所使用的压力不均匀或者石膏本身就不平整,均会出现上述症状。石膏具有较好的固定性,将其用来固定患者的患肢,可避免患者术后患肢受到其它创伤,从而达到快速恢复的效果。为此,应对石膏塑性阶段给予更多的重视,根据患者的肢体,合理打造石膏,确保其表面平整,贴敷性好。不过,若石膏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形态,患肢不同部位处便会产生一定的压迫力,后期便会导致皮肤出现溃疡,当该症状发生时,石膏处通常会散发出些许的臭味,甚至出现一些炎性分泌物,此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手上部位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此外,在骨折患者实施石膏固定术后,通常需要卧床休息,若没有做好日常床单清洁、指导患者定时翻身等护理工作,便会引发骨突部位的压疮症状。基于此,在对患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协助患者翻身处理,指导患者家属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按摩患者的身体,加强患者肢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患者身体康复的速度。对于已经出现骨突压疮的患者,可使用温水、乙醇来进行擦拭,对患肢进行按摩。
  化脓性皮炎的发生也与多种因素相关。

其中,石膏是保护患者受伤肢体的重要物品,若石膏塑性方面出现问题,或者面部不平整,待造成患者皮肤局部压迫力后,水疱破裂后,便会引发化脓性皮炎。此外,在对患者手上肢体安置石膏时,若没有做好患者皮肤的清洁工作,或者组织存在擦伤、过敏症状,均会出现化脓性皮炎并发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伤害。为避免上述症状的出现,在对患者的肢体使用石膏进行固定前,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全程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对于骨骼突出部位,可使用衬垫放平,定时更换伤口处敷料,开窗处理。
  对于接受石膏固定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若患者肢体长时间处于静置状态,由于缺乏锻炼,极有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症状,也会影响到后期患者受伤部位的恢复。不过,若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功能锻炼,骨质疏松症状仍会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对患者受伤肢体进行按摩,开展早日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方式来活动自身的关节,以此来降低骨质疏松症状的发生率[2]。受到石膏、手术刺激以及患者的饮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石膏综合征症状。一方面,有些患者在石膏固定手术完成后,会出现呕吐,面部苍白,血压水平下降等症状。石膏包裹太过紧实,患者在进食后,胃部容易出现扩张,从而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此外,若在手术过程中刺激到了患者的神经,也会出现急性胃扩张症状。另一方面,待使用石膏绷带进行缠绕后,若力度过大,加上周围环境过于阴冷,也可会导致患者胃部出现异常。基于此,在对石膏进行固定时,绷带缠绕时力度不易过紧,对患者所处周围环境的温度进行调整,将其控制在25℃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范围内,为了让患者的身体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内容进行调整,每餐可食用少量食物,一天多次进食,不可过饱,对于产气过多的食物,尽量少吃。当患者出现石膏综合征时,医护人员应加强防范,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选取恰当的护理对策来进行应对。为了让患者真正意识到并发症防范的重要性,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告知患者更多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并发症出现后产生的后果,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能够听取医生的话语,对自己的行为、饮食进行调控,双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若患者受伤后,肢体长时间处于不运动的状态,还会出现关节僵直症状,在此期间,患者体内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通畅性较弱,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为此,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除了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外,还应将重点放在并发症的防治方面中。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在护理期间,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待患者受伤区域逐渐好转,可适当开展相应的运动项目。肌肉萎缩也是石膏固定术后骨折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状。该症状的发生原因也与患者受伤后患者长期处于不运动状态所致[3]。
  由以上描述可知,在对石膏固定术后骨折患者护理期间,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状,且不同的症状类型具体表现形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加大对患者术后病情的监测力度,通过对以往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找出护理干预的突破口,具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尽可能的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心理护理也是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受到疾病、家庭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心理难免会受到创伤,继而表现出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若无法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调整,因患者自我承受能力较差,很有可能会做出异常举动,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2.结果
  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较高,总体满意度为98.42%,与护理前相比较,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屈霜威.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D].西安医学院,2019.
  [2]王树相,陈鑫磊,徐超.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06:542-548.
  [3]李春生.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09: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