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镇规划编制规则探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月9期   作者:林建辉
[导读] 良好的乡村规划有助于当地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林建辉
        福建华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5
        摘要:良好的乡村规划有助于当地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已被实践所证明,例如江苏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开展的多轮村庄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对当地乡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相比于城市规划,目前针对乡村规划的基础研究、规划方法、实施制度、人才支撑均明显不足,村庄规划编制的覆盖率低且实用性差,难以有效指导农村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村镇;规划;编制规则;探讨
引言
        深入研究新时代的乡村功能与新价值。过去,人们聚焦于乡村的生产功能,新的城乡格局下,乡村以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态等特征成为城乡一体中新的消费场所。研究乡村文化与生态,将其视为具有交换价值的产品,已成为当今先进国家和地区编制乡村规划的主要关注点。建议重点研究区位条件好的乡村,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农事体验、民俗活动等转化为农村发展的高值产品,通过乡村规划创造并实现新价值。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核心在于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城乡融合、社会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农村保障农民权益、实行民主管理、构建民生和谐的需要,更是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提升农民思想素养的需要。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规则建议
        2.1推进产业发展为保障
        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乡村规划模式。精心规划乡村产业,坚持规划引导,突出产业特色。立足农村实际,挖掘该村庄资源优势,规划该乡村的生态业、加工业、流通业、休闲业、服务业和创新业等,充分利用当地乡村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形成特色产业。以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壮大传统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如湖南省新邵县的一些乡村规划,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将乡村美食、旅游、采摘和体验民俗民风等融为一体发展旅游产业,为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乡村生活体验,从而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2.2“治理有效”要求村民依法自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四化同步”强调了社会治理格局的多元化创新。上述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强调了乡村地区产业、生态、文化、社会、民生的五大振兴。作为社会振兴目标,“治理有效”强调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合一”的乡村社会治理。其中,“自治”以人为本,强调民主治理和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法治”强调依法治理;“德治”强调道德善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乡村地区应探索“民主治理、依法治理、核心价值观建设”协调统一、刚柔并济的多元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结合作为乡村民主治理主要方式的村民自治与作为乡村依法治理主要方式的村庄规划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乡村社会的“治理有效”。因此,研究村庄规划编制中的村民自治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3加强组织领导,凸显村庄规划地位。


        在2019年的机构改革中,把城乡规划委员会升格为县委城乡规划委员会(现为市委城乡规划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2020年,各乡(镇)成立乡(镇)规划委员会,在原来成立国土所、规划所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建立不少于5人的规划管理专职队伍——生态环境和规划建设办公室,全面负责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各村、街道设村庄规划管理员或成立村庄规划管理委员会,建立上下一体、协调运作的规划管理体系,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施行“三级书记”抓规划,市委书记全域谋划,统筹部署,一线工作;乡(镇)党委书记系统思考、亲自参与、靠前指挥;村支部书记立足乡土、协商共建。加强考核监督,将村庄规划工作纳入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围,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4完善政策加强培训指导
        政府高度重视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坚持把加强规划引领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位置,及时组织深入调研,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培训指导,切实抓好抓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政策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先后多次邀请省内外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对市、县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此同时,通过召开实用性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展评会等形式,及时介绍推广各地在村庄规划编制理念、方法路径、工作组织等方面探索的路子、积累的经验,有力促进了全省村庄规划工作的开展。完善村庄规划管理手段,及时将经批准的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加快建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坚持按照村庄规划明确的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进行用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结合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实行全时段、全过程、全链条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划实施的乡村建设活动,纳入自然资源综合执法体系,严格按照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责任追究。
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镇规划的未来发展
        一是加快乡村新旧动能转换,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依托区域位置和现状资源,聚焦产业现代化、特色化、规模化。在充分调研城市人群需求的基础上,通州区乡村产业总体以第一产业为纲,第三产业为引领,构建产品类型多元、乡村体验多元的近郊型全域产业格局。二是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准确识别特色乡村发展意图区,避免均衡用力。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交通条件等分析的基础上,通州区划定开沙乡村休闲特色群落、石港水乡风情特色群落、十总望海乡村特色群落、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群落、现代智慧乡村特色群落五个乡村特色群落。为科学引领特色群落发展,基于村庄建设管控、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风貌管控等方面制定发展图则。三是塑造本地化乡村风貌,保护传承地域乡村“意向”。一方面深挖通州地区乡村风貌特征,划定线状聚落、网状聚落、窕状聚落、团状聚落四类风貌分区。另一方面以主要交通廊道作为认知通州乡村地域特色的重要窗口,并落实相关村庄责任主体和整治要求
结束语
        乡村振兴对于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美丽乡村规划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规划工作人员及乡村基层干部应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遵循因地制宜、发挥村民作用、推进产业发展、实施整体推进等原则,科学进行规划编制,做好当地农村社会情况的调查,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规划方法,彰显农村当地的文化经济特色,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进而加快我国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季正嵘,李京生.乡村规划的系统思维与内在逻辑[J].城市建筑,2020,17(28):91-95.
[2]细化村庄规划编制助力乡村振兴[J].前进论坛,2020,{4}(06):44-45.
[3]何济勤.乡村振兴与新农村规划编制的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3.
[4]罗海珑.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浙江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20.
[5]李鑫.治理视角下乡村规划的挑战与对策[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