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莹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01120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发展,步入到新时代之后科学和民主的发展,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更加多面性,全面性的规范。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性的人才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也是各大高校重点完善的内容。本文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整体的路径探索建议着手出发,结合多元化角度去分析观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个人意见。
关键词:德智体美劳全面性人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问题,劳动意愿,实践教育
引言
自十八大会议之后,对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改善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下诸多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当中,有关于整体劳动教育的改革以及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实施发展情况,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需要作出重点关注和重点规划的问题。学生自主性自发性的参与了劳动活动当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计划,也是需要各大高校去加以重视并合理规划的重点内容。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意愿不足
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当中,存在有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学生整体劳动意愿提升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多数高职院校当中,学生们存在有一种惰性思维,对于整体劳动教育的意愿明显不足。在没有积极劳动意愿的前提之下,是很难开展相关劳动教育,让学生自主性的去参与到劳动当中的。
所谓劳动意愿不足,其实就是学生对于相关的劳动事项没有积极的态度,也没有树立好正确的劳动观念。需要教师从根本做起为学生去培养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学生能够自主性,自发性的去参与到劳动活动当中,而不是由教师不停的去给学生做相关的规划。
(二)课程不完善
目前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整体劳动教育并没有相关的完善的一些课程教育。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甚至于是不够重视的,这是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的。劳动教育课程,从书本理论知识到落实实践,需要多方面结合。同时,也应该推动校内校外的劳动基地的建设从多个角度去落实,对于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完善。
对于目前的高职院校来说,对于学生的整体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实训、实习这两个方面,但是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缺乏专业劳动教育课程,也就意味着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受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而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于劳动相关问题不够重视最关键的原因。没有劳动教育的教育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制约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实效发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劳动教育的培养一定要完善,讲求的是质与量双方并行,而不是单纯的只靠纸上谈兵。整体的教育应该是以基础理论的劳动教育课程为辅助,实际理论操作实践为主,让学生自己的通过课堂的教育和实践教育两方面的课程却了解劳动的真正意义和含义,并且自发性的组织构建参与相关的劳动活动。
学校和教师也应该从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着手,从校内到校外多方面的去培养学生整体的劳动积极性。校方要以实现培养全面性人才为目标,从专业实验室到劳动生产实践多方面兼顾,结合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让学生参与劳动活动中亲身体验。
二、实践路径探索建议
(一)建设劳动教育环境
要建设和改善整体劳动教育的环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对于相关师资力量增加和改善。加强整体劳动师资队伍,,先从提高教师整体的劳动意识开始,让教师以身作则,通过各个层面去贯彻相关的劳动教育。也可以从生产一线和劳动当中有过相关人员和工作经验的人员当中挑选客座教师,进行对于学生相关的劳动教育的教育。
除此之外,要加强校园整体劳动文化氛围,除了开设讲堂之外,也可以在学校当中设立相关的劳动文化活动。校方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节点开展一些具有劳动氛围的小型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开展劳动。比如劳动节,植树节等等,这样的节假日节点,都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
在劳动节当中,积极参与劳动活动,并且能够踊跃组织其他的学生参与活动的代表学生,校方也应该予以鼓励和嘉奖。初次之外,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当中,也应该要养成挖掘劳动的习惯,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鼓励学生对于课外实践和劳动有更好的积极性,并能够自发性参与其中。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对于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开设,要提上日程。各门科目之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到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行当中。可以开设相关的劳动知识,劳动法规或者是劳动安全教育等等多方面的劳动课程讲座,并且对于每位学生要参与的相关讨论讲座课程的一个规划,作出明确的目标制定。校方还可以通过开设劳动者劳动变动活动,让学生坚持参加一个月或者是一个礼拜的活动,可以是义务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最主要的还是构建整体校园劳动环境的一个大方向和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自主性劳动的意识。
(二)劳动场地构建
劳动场地的建设,首先校方一定要做出相关的场地规划指导。可以利用学校的一些空旷的场地或者是校园大操场等地方去开展相关的劳动周活动。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法,为学生构建更多的可以参与劳动的一些校外活动。学校方面可以结合一些企业,让学生深入到工厂或者是流水线生产线当中,去体验整体劳动,深入到一线劳动生产当中,了解劳动的意义。
三、总结
对于高职院校在学生整体劳动教育当中所需要做到的和注意到的相关事项,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综合考虑的。首先要做的一定是加强理论知识,开设相关劳动教育的课堂讲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劳动积极性。除此之外就是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学校相关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实际性的自发性的去组织相关劳动活动,或者参与到劳动当中。只有综合性的结合劳动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和整体劳动实践,让学生从多元化角度参与到劳动当中,才能真正达到相关劳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楼. 浙江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途径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004(004):99-100.
[2]张利云,李小波. 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路径探究[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 v.30;No.128(03):49-51.
作者简介:彭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