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文
国能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电厂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汽机是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底板施工能有效保证汽机正常运行,其施工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电厂汽机基础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为有效地提高电厂汽机基础底板的施工水平,应加强电厂汽机基础底板的施工质量控制,以提高电厂汽机基础底板的施工质量,防止施工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电厂汽机;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机器设备在运转的同时,安全首先排在首位,就目前而言,对故障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表明,使用故障诊断系统的旋转动力设备的事故率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可降低约30%,从中不难看出,新科技新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对于提高效率,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起到关键作用。伴随机器设备越来越精密化、科学化,汽轮机的流动部分会在高压高温,以及高速烦琐的运行条件下工作,这导致哪怕一点细微的异常,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随着蒸汽轮机和相应单元系统的复杂性逐渐增加,常规的检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设备故障诊断的步伐。
1钢筋安装
1.1钢筋架立及绑扎
底板顶层钢筋及中间三层构造钢筋采用在垫层搭设钢管脚手架为主及利用构造架立筋为辅,两相结合的方法架立。钢立管底部支垫14号,长200mm的槽钢段支垫,与钢管点焊固定,以防止钢管孔渗水。每3排竖向架立筋为一组,下料时加长,支顶到混凝土垫层面上,并用与架立筋相同大小钢筋设置剪刀撑,与架立筋焊接固定,间隔3排设置一组,在钢筋全部固定就位后,将有架立筋支顶的部位的钢管拆除,确保剩余钢管支架的整体稳定,以确保整个钢筋体系的稳定。依据短柱的边线绑扎短柱钢筋。在基础内用钢管搭设柱插筋固定井架,井架顶部与基础顶部模板锁口钢管连接,将柱中心用垂球引测至井字箍上,以便调节柱插筋位置。在基础底面钢筋网绑扎时,对于单向板应采用梅花形的绑扎方式,且要确保主筋绑扎间距的一致性,按照箍筋间距在主筋上将各个箍筋的位置画出,保证基础短柱插筋位置的准确性,在箍筋接头时应采用错开布置的方式。
1.2钢筋连接
柱纵向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或对焊连接。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应避开梁端、柱端钢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机械进行接头连接。对于22以下水平钢筋,应采用搭接焊进行连接,在焊接时,单面焊接长度应大于10倍钢筋直径,双面焊接长度应大于5倍钢筋直径。并错开钢筋接头位置,在受拉区保证接头截面积小于总截面积的25%。
2汽轮机组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2.1检测方式不合理
许多企业在对汽轮机故障进行分析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推理算法,这种对汽轮机故障进行推理算法,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法获知故障迹象,对诱发故障产生因素缺乏具体的分析。例如,对运行中转子表面温度的检测、螺栓断裂检测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手段。
2.2复杂故障处理效率低
汽轮机故障诊断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汽轮机故障的机理,并仔细分析和诊断汽轮机故障的因素。考虑到蒸汽机结构精密部件较多、故障诊断较难,如果维修人员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很可能无法对故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判断,例如,热状态不稳定的轴系、扭转综合问题等加大对汽轮机故障诊断难度,同时,任何设备故障的发生往往涉及的知识不是单方面的,一个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这其中还涉及许多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还要有相关领域的知识作为基础,如果缺少任何一项,就会导致故障处理效率缓慢,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2.3材料性能诊断较差
任何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均有一定期限,因此,材质的寿命长短对汽轮机组设备的使用期限和寿命也有直接联系。在对机组故障诊断时,需检测汽轮机材料性能,从其使用性能判断蒸汽机使用寿命,就目前而言,对汽轮机设备的材料质量的检测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受相关条件的制约,我国对材料性能诊断技术比较落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诊断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无法更好地对对故障诱发因素进行分析。
3电厂汽机优化措施
3.1针对机组震动所采取的措施
1)汽轮机震动缺陷,主要是通过一些故障信号反映出来。安装新的汽轮机或维修后的汽轮机,一定要通过试运行以及进行各项震动测试合格以后,才能投送运行。当测试震动超出规定时,要及时查找出原因,并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将震动降低在规定范围之内,当震动恢复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2)制定相应检测措施。安装相应震动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机组运行过程中震动的情况,如果震动幅值超过规定,检测装置将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重大事故。要加大震动的监控,要将监测震动常态化与制度化,要达到震动幅值超出规定前,能够及时将汽轮机停机,防止事故的扩大。3)使用相应传感器有效进行保护。在汽轮机经常发生震动的部位安装传感器,这样能够实时监测到各部位震动发生的情况,根据传感器实时发送的震动信号,操作人员能够随时了解机组运行情况,并且,控制设备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对机组进行自动控制。
3.2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应用
为不断提高汽轮机诊断系统的准确性,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专家诊断系统的建立与具有更强自适应仿真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发挥作用。人工智能模拟人脑思维学习和重新记忆主动搜索,输入汽轮机故障原因和故障源,帮助专家系统在识别汽轮机故障检测以及使用人工方法方面提供有效帮助的优势。通过以不同的方式输入系统单元,当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时,系统可以快速定位问题的本地单元,智能地主动学习和搜索以及自我完善的更新方法有助于神经源单元的内部交互,从而提高汽轮机诊断系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3混凝土温度控制
汽机底板结构体型较大,应进行混凝土温度控制。为有效地控制收缩应力所产生的裂缝,应加强对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方面的控制。(1)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严格控制含泥量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气孔,从而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降低收缩变形。(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掺用粉煤灰和具有缓凝、减水和泵送作用的外加剂,以降低水灰比和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3)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5~19℃。(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防止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5)混凝土分层振捣,初凝前采用二次振捣,排出振捣时出现的多余泌水,减小混凝土收缩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过高和高差过大。(6)浇至结构外表面后,当达到初凝时,应按照设计标高进行混凝土找平,再抹压3遍,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抹压1遍,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现凝缩裂纹。
结语
面对汽轮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对故障诱发因素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判断更为重要,因此,要及时转变思维模式,紧跟世界发展趋势,结合当下先进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与软件,可知汽轮机故障检测方法是否正确,同时,还可以诊断复杂故障,判断是材料问题或者是人工智能应用问题。通过对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对提高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扩大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促进电力工业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学深.浅析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13-114.
[2]周爱红,杜景琦,赵明,殷捷,顾伟.电厂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综[J].云南电力技术,2018(03):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