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及安全控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王云生 罗成林 纪昌奇
[导读] 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提升建筑
        王云生 罗成林    纪昌奇
        61270119920104**** 51370119790822**** 51370119910228****

        摘要: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提升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施工方以施工技术管理为约束标准,同时提升匹配的安全管理水平,将管理工作的职能发挥到最大,就可以对施工项目总体的优化和效率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施工项目的整体性、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以及对质量审核工作的严谨性。
        关键词:建设单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安全控制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及安全控制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有序的现场管理和安全控制是保障工期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建设方作为项目管理的中心,是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的重要环节,协调彼此间的工作,对参与建设的设计方、建设方、监理单位进行有效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从整体把握和控制安全工作,保证工程施工期建设和维护人员的安全生产,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有效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业主在现场管理和安全控制中的作用
        业主是建设项目实时管理的核心单位,必须全面贯彻执行现场管理和安全控制的职责,遵循施工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开展工作,即协调参与的各个部门开展全面现场管理和安全控制管理。
        由于业主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其不仅可以参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活动,也可以实现其他参建方达到安全控制,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方所持有建设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因此,业主方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项目现场管理和安全控制活动,不仅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且能有效保证施工安全。目前,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化和参与部门和施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业主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业主在整个项目居于核心地位,直接对接项目涉及的各个单位和部位,比如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项目越大,涉及单位越多,建设方的作用越重要。
        2现场施工管理策略
        2.1科学构建现场施工方案
        施工方开展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前夕就要构造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案以便能够更好地落实施工技术的现场管理要求。细致一点来说就是施工承接单位需要在现场施工技术方案的构建环节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各步骤中所用施工技术进行整体性的预判和记录,并且分析实用施工技术时可能由于质量等因素所带来影响的部分,将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进行特殊标注和重点勾出,这就使得施工技术所运用的质量标准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底限”。此外施工方还需保障所构构建的现场施工方案可以被运用在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中,使得施工技术应用的整体质量处在一个被良好把控的状态。
        2.2严格审核现场施工图纸
        施工方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还要严格审核现场施工图纸。同时还要做好施工现场具体要求同施工图纸的对比工作,依照施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现场要求来调整施工图纸的细节内容,从而完成对现场施工图纸的调整与优化工作。进行完优化的步骤之后就需要在实际作业与操作中让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能够契合图纸的规划要求,确保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能在符合施工图纸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开展,施工方需要同设计部门、监管部门共同完成对于现场施工图纸的审核与优化任务。
        2.3做好协调工作
        2.3.1设置管理界限
        设计人员进行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监理人员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整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许多不同的专业人员根据自己分配任务的有效执行,最终确保整个建设项目完成。


        而业主应将工作需要交给最合适的人员完成,对每个员工有良好的信任,而不是对专业人员的工作存在个人看法,这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2.3.2协调各部门关系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关系是业主进行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设计、施工和监理三个部门工作各不相同,在特定的工作中互相之间甚至有矛盾,而业主此时应将出现在矛盾进行客观分析,确定问题的责任方,最终将冲突尽可能最小化,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3如何加强安全控制
        3.1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针对目前施工单位而言,为了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应当需要单位领导具备良好安全管理意识,领导安全管理会对于下层员工安全管理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目前施工单位而言就应当在单位当中建立安全管理意识,应当切实保障将安全管理意识可以融入到建筑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当中。其中,要加强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同时要保障设计可靠性、安全性,还应当加强安全设施设备大量引进,同时在企业安全施工管理过程当中要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贯彻到实处。
        3.2健全安全管理系统
        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必须紧密融合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对建筑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以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其次,建筑企业应配置良好的风险识别系统,以此准确识别各种风险因素,及时了解风险信息,并针对具体信息制定有效的对策。另外,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机械设备与施工材料组建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避免它们因外在条件因素而滋生质量受损问题。
        3.3加大现场监督监管力度
        施工方在建筑项目施工环节中还要加大现场监督及监管的力度,增强对施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的能力,确保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诱因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这也就使得安全事故可以在源头上被预防和阻断,增强了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力度。更细致地来说就是施工方需要对目前所建的施工项目做出实际施工现场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诱因做出分析和判断,加大对这些事故诱因的检查与排查力度,与此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作为事故诱因检查分析小组来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做出探究,而后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已经分析和判断出的因素加以预防和控制,并对易出现问题的细节部位施行周期性检查和测试。
        3.4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的降低能够将建筑项目整体风险降低,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工作。安全风险控制过程中,需要在施工之前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进行详细的安全风险评估,并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非常复杂,数量也很多。所以必须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风险较大的作业活动或区域中去,重点关注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高风险作业。
        在高风险作业前应开展JHA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一种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事故预防工具,适合于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和改进措施,以达到控制风险、减少和杜绝事故的目标。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得到一定的成就,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问题,某些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严重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因此这需要建设单位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以及工作质量,进而保障工程顺利开展实施。
        参考文献
        [1]熊海军.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35):140.
        [2]郎丰星.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24):102.
        [3]王小红.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4):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