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伟
46000419840718****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飞速发展,伴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加强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质量的控制。但是,在建筑实体内,电气设备运行相对特殊,设备往往具备复杂的构成,工作环节存在较高技术含量,需要对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出现突然断电现象,引发一系列事故。本文将基于电气自动化概念,以及现阶段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组成部分,对建筑电气自动化重点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进行讨论,希望为实现建筑电子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电气设备使用要求的提高,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主体投入使用的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但是由于建筑电气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在建筑行业的地位不高,施工管理人员对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不够重视,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对重要工序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瑕疵,从而影响建筑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1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分析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即远程处理机,其二即中央处理系统,在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运作基础之上实现信息数据上的实时反馈和交互。而中央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这就涵括了控制件、中央设施、测量元件以及建筑系统信息资料收集器。而在期间,中央设备属于核心性的设施之一,其主要包括持续电源以及标配设备,它们的作用体现在其能够针对数据资料收集器所采集到的信息,迅速地予以接受并处置,根据已经预先设置的程序对数据信息予以呈现和打印,然后再对相关指令予以发布,然后再针对外围分站予以管控和引导。在此之中,分站内还包含了多个种类的资料收集器,其可以实时地管控各项数据,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数据控制、信息预算和数据传输的作用。通常来说,测量元件涵括了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际温度等三个部分。而控制器件则主要涵括了通阀以及直流继电器两个组成部分,其常常处在监控设施的末端方位,可以基于互联网运作期间产生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技术
2.1对安装准备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过程中,质量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方面之一,它决定了设备安装过程中是否可以高效、安全使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准备材料的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首先,电线电缆的质量问题。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线电缆的使用安全性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设备安装以前,需要且必须对相关设备的电线电缆质量逐一进行检查与核对,以确保入场的电线电缆的规格、型号参数满足所安装设备的使用需求,一旦发现不合格或不满足使用需求的,一律杜绝使用。其次,焊接管的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钢管的适用条件对于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适用环境,所以,在使用焊接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设备的使用条件与适用环境来选择相对应的钢管,特别是在将薄壁钢管取代厚壁钢管的操作时,要及时制止,以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情况出现。此外,在钢管进场以前,也需要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严格校验与核对,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钢管需及时销毁。
2.2管线敷设技术
管线敷设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分线盒的位置,应当利用金属隔板,将不同种类的电压回路分隔开,若是同个线槽,针对强电回路,应当第一时间将施工电源切断,在管线敷设完毕时,应对管路敷设之前的准备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与处理;与此同时,应为相关线路进行线路导线的专门配置,例如温度传感器线路、流量计线路、通信线路等。这些线路的导线,往往会经过制造商对其进行专门配置,或使用屏蔽线;然后,应对分槽、分管的布置情况引起注意,并进行电源线与信号电缆、控制电缆的敷设;除此之外,应当在弱点公用接地干线处,链接一些设备工作接地线,这类设备主要有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数据显示通道等;最后,由于建筑实体中,不仅包含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存在其他种类的电子设备,有可能存在较大抗干扰能力、工作频率的差异,因此,在安装时一定要和其他安装设备类型加以区分,不能出现电磁干扰问题。
2.3低压电气装置类型
配电板INS计量技术的应用:机柜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在机柜、电器箱、配电板的安装过程中,准确定位安装位置,确保机柜、电器箱和分配器的内部接线保持良好,并保持紧密连接,以避免出现故障和断股现象。按照图纸的结构分布,准确地操作线路界面和各相序的划分。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必须提前对嵌入式零件和图纸上进行严格检查,这对施工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在一个阶段中,提高相关的应用水平,对现有的设备加以分析和利用。做好管道工作,对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管道工程对我们的每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我们必须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根据管道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埋管的技术准备,保障施工人员作业符合图纸和相关的标准,否则将会影响不规则管的预埋工程。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管道预埋的难题,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必须马上进行处理。如果预埋的位置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也要上报技术人员,看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及时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调配。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根据现在的埋管方向来进行相关的预判。严格核对每个环节的管线和预留位置。弯管、接线盒的连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应对钢管的腐蚀、焊接和管道扶手进行详细、严密的检查,确保嵌入式管道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在预埋接地线上,应注意在主通道内的埋深必须在1m以上,以便于人们更好地通过管道上方。接地模块之间的距离不宜太小,模块长度应为3~5倍,埋深应大于0.6mm。
2.4配电箱、开关与插座、照明灯具安装
配电箱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箱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垂直度偏差≤3mm,配电箱底边距离地面1.3m;暗装箱嵌入事先预留好的洞口内,配电箱底边距离地面1.6m,箱体表面平齐于墙体。配电箱的安装位置应准确,配电箱内导线应整齐排列,刀闸和开关的位置应拉到断开状态,导线端的压头应加装铜鼻子,导线应横平竖直,导线连接应牢固,回路编号应明显与清晰,电器元件应齐全,电器元件和回路线的绝缘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自动化对现代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子自动化设备主要包含管线敷设、远程配电箱、远程处理机、直接数字式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安装。建筑电子自动化安装相对复杂,因此安装单位的人员一定要掌握技术要领,基于设计要求,提高安装的规范性,以提高建筑的自动化水平,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周世超.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151-151.
[2]谢念,顾涛.建筑电气安装中强电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5(21):185-185.
[3]邹洪宝.对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施工问题探讨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8-8.
[4]吴世日.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9):8-9.
[5]郭文军,谢珍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