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强
重庆陆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1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水利工程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水患的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而且在当前的生态背景下,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的结合,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方向。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生态水利规划的有效落实,可以提升水文环境的质量。本文对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水文环境;关系
引言
生态水利规划,是在水域特性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展开合理的建设与规划。从某种角度来说,生态水利规划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对生态水利规划时,要根据水文环境的基本特点、整体性等,构建出符合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因而,本次关于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研究,具有现实价值。
1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生态水利规划的好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此外,作为人口大国,为了满足民众对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需求,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十分重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通过水利工程项目,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另外,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降低洪涝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河流本身的蓄水能力,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之,生态水利规划工作的不断推进,不仅可拉动社会经济增长,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积极的重要作用。
2生态水利工程规划与水文环境的关系
2.1对水文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积极效应
众所周知,生态水利工程规划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合理规划水利工程项目是为保护环境奠定基础,对保护水文环境有很好的作用。生态水利工程规划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水文资源,力争促使二者平衡发展,并从根本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目前的水利工程规划进行合理科学的研究,能够使其发挥出最大作用,为生态保护奉献力量。此外,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促使其平衡发展,才是遵循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2.2生态水利规划可降低水文环境破坏率
生态水利的规划,不仅可保护水文环境,也可降低水文环境破坏率。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多会为水文环境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不过,生态水利展开合理的规划,则可充分降低水文内环境被破坏的概率,从而控制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产生的不利性影响。在施工期间,水利工程要结合水文环境的基本特征,从水利规划的实际现状出发,对生态水利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水利工程有效开展。加强对相关管理手段的应用,在当前信息时代下,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生态水利规划中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在生态水利规划过程中,要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预判,针对预判和评估的生态水利风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降低水文环境被破坏概率。
2.3对区域内的动植物产生的影响
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水利建设完成以后,当地的流域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流域的流向以及水流量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与之前的流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项目建设的目的,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比如对农田进行灌溉,对农作物的生产非常有利,可以有效提升当地农业的产量。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河底治理不到位的情况,会发生淤堵,造成水位的上升,对局部的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出现动植物的大量死亡,改变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生态多样性的下降,这种影响非常消极,也是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3如何强化生态水利的合理规划
3.1强化区域规划建设
在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前,首先需要相关规划要求的支持,在选择水利工程建设地点前,要组织人员对建设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区域特点以及环境条件,结合多方面因素,合理地规划工程建设地点,确保水利工程作用可以发挥的同时,也可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获得良好、长久的发展。此外,为了提升生态水利规划的合理性,除了要依据标准要求来开展具体规划工作外,还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不断提升对规划工作的要求,综合、全面地评估有关资料,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可以得到充分实现。
3.2积极保持水文环境的整体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相关生态环境,对河流的流向产生影响,影响河流水质。政府监管机构应给予关注,大力保护水文环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将水文环境整体性作为建设基础,做好水利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以科学的角度进行水利规划,充分落实水利工程的规划,从各方面协调相关参与方的经济利益,在以水文保护为基础的条件下,减少相关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协调各方利益,确保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3.3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需要规划部门不仅做好生态水利规划工作,还要对规划内容进行审批与公示,确保规划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另外,在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落实责任制,努力提升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规划项目可以高质量实施,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将生态水利规划的效果完完全全地发挥出来。
3.4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为避免或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建设区域或者建设区域附近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从根本上保证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关键。生态建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居住城市环境水平也能够通过市民健康水平来反应。目前,国内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存在一些影响因素,未来发展前景不乐观。因此,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极其必要的,要根据科学理论,进行合理分析,采取相应的办法,以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利用法律规制恶意破坏环境的相关人员,对城市发展中与环境相关的因素进行干预,使用相应措施,维护土地环境。
3.5合理利用主体空间
主体空间的使用意味着在水力工程建设中,一般来说,区域空间组织的规划出现了问题。合理利用主体空间,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土地资源规划,控制水流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实施水工结构综合工作规划,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水利工程协调发展。
结语
总之,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除了要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外,还应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投入更多的关注。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水利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科学的生态水利规划,不仅有助于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出来,而且对水文环境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可起到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燕英.生态水利理念在河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81-82.
[2]蔡彦坤,蔡旭.城市生态、水利与智慧工程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探讨[J].开发研究,2019(3):40-46.
[3]徐献国,熊芳,李娟.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130.
[4]李茂斌.探析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9(11):288-289.
[5]张艳艳.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