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检验科138001
摘要:伴随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工作受到患者的高度重视,然而,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视度并未随之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并提出切之可行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
前言:新时代条件下,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医疗领域随之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于我国健康拥有更高的重视,实验室医学检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高度重视和信任,然而,从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讲,每天巨量的各种类型的样本,痰液、血液、尿液等,这类患者样本对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而言都属于感染源,若是生物安全缺少足够的防护措施,很容易出现生物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所以,生物安全防护作为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
1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
当前,就大多数医学检验实验而言,有关规章体系仍然未得到建立健全,因此,难以有效地制约检验人员。另外,在部分体系中依旧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医院的实验室并未与本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构建管理体系,从而导致制定的内容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由于有关检测人员在开展检验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标准,因此,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管理实验室,进而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影响。
1.2检验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浅薄
一般来讲,医院的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实验时,每日均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实验品,这些实验品可能威胁到检验人员的健康。然而,大多数检验人员本身却不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缺少丰富的管理知识,从而造成了他们在检验实验中忽视了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未能根据流程开展检验管理工作。另外,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时偶尔也不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未更换衣服就出入实验室,随处进食饮水。基于以上不良习惯,一定会加快生物危害的蔓延,一旦未能采用有效的防护策略,就较易引发交叉感染,从而危害到了检验人员的健康。
1.3实验室清洁消毒工作不合理
每日工作结束后,清洁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既能消除操作台和仪器设备上的污染物,也是对整个实验室环境的净化和保护,防止滋生细菌和交叉感染。但有些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对使用后的仪器设备清洁工作不够重视,清洁不彻底甚至没有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导致细菌病毒残留,既危害自身健康,也对后续的实验结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室内的环境卫生,务必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防止滋生细菌,避免生物安全隐患,提高实验室安全性。
2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对策
2.1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学检验实验室涉及广泛的范围,还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应充分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将安全教育纳入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定期检查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各种生物检验工作,并创建制度化的操作程序,加强生物安全监管程序的完善性,确保各种安全预防策略得以明确落实。因为实验室生物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整体实验室的安全存在直接影响。所以,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针对检验人员综合知识展开培训,并提高安全宣讲力度,有效提升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学习《消毒管理办法》及《实验室安全通用办法》等相关的规范,使其熟练掌握各检验工作的操作规范,为安全试验打好基础。而在技术操作上,检验人员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无菌理念,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尤其是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更是要在了解安全生物性的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流程要求严格地进行。
2.2提高医学检验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
在医院的医学检验工作过程中,有关检验人员一定要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一是,现已成为医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检验人员的工作过程中,医院应最大限度的确保检验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并确保其对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认识,才能在医学检验过程中自身安全的维护。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医院管理人员应该为检验工作人员提供示范性作用,在进入实验室时应穿隔离服,并在实验之前与实验之后进行消毒处理,为检验人员根据规定的流程开展操作提供引导。如此可有效防止其在实验中不会遭受伤害与威胁,特别是在细菌性实验中,应确保自身全面清洁以后在离开实验室。所以,医院应加强检验人员的教育,有效防止在实验室形成的不良习惯,最大限度的保障检验试验的安全性。
2.3增强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各检验仪器使用效率,直接影响到生物安全,尤其是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中的各种低温冰箱、培养箱、试剂冷藏箱、洗板机、高压灭菌锅、酶标仪等的清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设仪器的使用安全性。所以,在要结合相关设备的清洁、消毒规范,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以实现菌种的安全管理。同时,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工作,还需要符合生物安全的相关要求,并严格遵守先消毒后清洁的原则,对实验操作台以及各种仪器进行彻底的消毒。此外,在每次实验前后,也要对所使用的的各项设备与仪器进行严格的消毒,并每周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彻底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可采用液体消毒、紫外线灯消毒等方式进行,并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进行,以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当然,也要注意加强对废弃物处理工作的重视度,尤其是携带有微生物、病原菌的实验废弃物,不可作为普通的生活垃圾处理。对于免疫试验室所用到的各种阳性血清标本器械,还需要按照相应比例的消毒液予以浸泡,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确保器械无污染。
2.4增强实验室清洁和仪器管理工作的明确落实
对于医学检验实验室来说,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核心战斗力,而仪器设备的科学使用和管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操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按正确的流程使用仪器。在相应的仪器设备方便面要进行有效的更新,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支持设备的改革。对于一些超负荷使用的设备或落后的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换,确保安全设施建设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更好地在工作人员交叉感染减少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落实好操作台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防止滋生细菌交叉感染,并做好有关详细记录。
结语:
概而言之,伴随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工作受到众多患者的高度重视,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水平依旧有待提升。在此条件下,医院应重视行之有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清洁消毒工作的明确落实,增强仪器设备规范性的管理及应用,有效减少实验室生物的安全风险,防止出现生物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的安全,进而推动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3):58-59.
[2]陈锐.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探究[J].名医,2019(06):127.
[3]焦红见,曹琳.生物安全防护策略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中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4):56-58.
[4]李淑英,连云芝,庞良锦.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1):192+194.
[5]宋香花.新形势下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6):13-14.
[6]刘丽娜,刘鑫.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医疗装备,2018,31(07):61-62.
[7]马文斌.新形势下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1):145+147.
[8]陈松.分析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和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