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
黑龙江省龙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摘要: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其规格要求不断地提升。而且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建筑强度势必要提高。所以以往工程建筑中采用的施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需求,相关人员在此环境下对桩基础施工工艺进行了细化研究,发现此施工工艺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强度,鉴于桩基础施工工艺的这一应用价值,其应用范围更加地广泛。因此,对桩基础施工工艺中的要点进行探析,使其应用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是势在必行的。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工艺,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桩基础;施工工艺
1对桩基础工程的认识
就目前来说,在建筑施工工艺当中,桩基础是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通常在天然基础本身的承重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在施工现场,为了增强地基的耐力,将建筑的承重力分散到土地。桩基础具有很强的纵向承载力,能够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它属于最基本的一种施工手段,它是由桩基础和承重台一起组成的,在建筑施工时把桩身埋在地下,然后在顶部连接一个承台梁,最终在承台梁上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
2桩基础的分类
按照桩身承载的不同性能和功能来区分的话,可以将桩基础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所谓端承桩就是荷载是通过自身的轴力来完成的,而摩擦桩就是通过桩端以及桩身两边的摩擦助力来承载压力。若要按照施工工艺来区分的话,根据可以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种。通俗来讲,灌注桩就是要在施工现场将混凝土注入桩口,等混凝土凝固后固定,而预制桩的形成了利用锤击或是静压的方式都能够将管桩打入土里。
3桩基基本施工工艺
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勘察和设计等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桩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施工工序设计的取值是否合理及是否详细准确有关,一旦出现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后续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为了有效地预防这些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在桩基础过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质量监督,及时地排除安全隐患,正确的分析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不断地提升桩基础施工质量。
3.1桩基的施工程序
众所周知,桩基的施工属于一项系统性比较强的复杂工程。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第一步必须清理施工场地,再进行定位和放线操作。完成上述工作后,在开展砌砖护壁工作,在护壁上方投测十字轴线和标高。完成这些操作后,慢慢提升机具,挖余下桩孔土方。在这些工作都完成后,检查力层,之后再进行扩底操作,将虚土清理干净,检验孔径和垂直度。所有的检测完成后,就是吊钢筋笼及验槽,然后浇筑桩身混凝土,最后开展混凝土养护程序。
3.2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工艺准备工作
3.2.1勘察施工现场
对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而言,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施工现场,基于走访调查的方法,提出方案,确定位置,通过调查第一施工现场,获得相应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施工中的困难,施工现场一般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前沿的材料。基于科学的方法,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调查,确定施工的具体工艺条件,针对每一类地质条件,必须相应地做好调整,将设计图纸的工作落到实处,在选择灌注桩工艺还是预制桩工艺方面提供参考性意见;一般而言,施工现场的水文状况可以综合反映出施工场地的地下水情况,在作业区域进行施工时,可以随时做好排水工作,有效地解决地下水问题,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顺利地进行,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2.2编制施工方案
桩基施工工作开展前,必须认真做好事前预算工作,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一般而言,为了指导施工的具体进度,保证施工可以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作业,必须编制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必须将准备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在现场勘探结束后,必须立刻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科学研究结论,合理地安排施工准备、施工进度和施工工艺等,将各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以此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规划。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才可以做到有据可依和有章可循,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2.3选择机械设备
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合着使用一些机械设施,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机械设备非常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力劳动,加快工程的建设过程,得益于机械设备的配合,有助于我们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有效地提升施工的效率,保证桩基施工顺利开展。
3.3施工方法
3.3.1测量放线及人工成孔
挖完土方之后,必须依据现场的方格网对每桩进行定位操作,并钉下控制桩。在定位桩的位置后,必须以桩心为圆,开挖桩孔,通常要挖15厘米,在进行校正桩心和修正孔壁操作,之后再用水泥砂浆和红砖进行砌筑。在确定红砖护壁的厚度时,一定要伸出层,确保井口土体保持牢固状态。完成护壁施工操作后,把标高引到井圈上面,并且安装好提升的机具,继续进行挖孔工作。在挖孔工作中,利用人工作业的方法,自上而下,利用洛阳铲、镐和锹等施工工具进行挖掘,通常挖土的次序必须遵循先挖中间部位,然后在挖周围的部位,与此同时,还要随时利用大线及标尺进行桩径和垂直度的检验。在扩底部分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先挖桩身圆柱体,然后再挖扩底,从上至下进行操作,把土修成扩底形,装进土袋中,用手摇辘轳提出地面后,在倒入料斗,同塔吊吊到基坑外面,必须注意桩孔的外围不可以堆砌废弃土样。
3.3.2钢筋笼制作和吊装
在现场施工环节中,要将钢筋笼进行加工,确保其成形。除此之外,还要对进入施工场地的钢筋进行焊接和复检试验,确保所有原材料合格之后,在依据图纸的尺寸进行下料操作,通过一次操作,就实现定形的目的。在主筋的内部,每隔2m的距离就要多设一道直径为16的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十字以此来加强支撑。
3.3.3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试配的过程,以此获取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准备混凝土的各项原材料时,必须严格地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选材。在混凝土的运输环节中,通常利用混凝土罐车进行运送,采取现场泵送的方式,混凝土从搅拌机内卸出来后就要马上运输到浇筑的地方。在运输环节中,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处于良好的拌匀状态,确保混凝土处于不漏浆和不离析的状态,除此之外,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都要进行入孔操作,并且直到捣实完成。为了有效地解决混凝土在浇筑时发生离析的问题,在混凝土下料的过程中,就要利用帆布导管垂直倒进桩孔里面,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关注连续分层浇筑,把控好每一层的浇筑厚度。
3.4施工过程控制
进入建筑桩基施工环节,需要做好桩基础的定位测量和精度控制,确保位置符合设计精度要求,进行现场标记和固定,防止施工偏差,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复核,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对于桩基础的材料和管桩需要做好入场检测和验收控制,防止与设计要求出现偏差,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专业人员进场,需要做好设备检验和人员交底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衔接与配合,保证桩基施工质量。桩基施工完成,需要做好成品保护和后续施工工序的衔接控制。
4结语
桩基础作为支撑建筑基础稳定的重要环节,需要从设计到材料,从施工到验收,各个环节给予充分的重视,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过程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唐喜,陈琪,孟江龙.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185.
[2]朱英朝.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3,31.
[3]鲍明珠,胡鹏飞.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