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沉降的机理与施工控制技术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赵伟
[导读]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公路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施工要求,
        赵伟   
        山亭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277200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公路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施工要求,对城市交通路网建设进展及提升公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相应公路工程施工中针对沉降段的路基处理优劣就成为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所在,针对公路沉降段处理要针对性地进行成因分析,从而提出有计划的处理措施,保证施工技术的实施可行性及综合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沉降路基;处理工艺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道桥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便利度提供了基本保障。施工前,对城市道桥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地质勘察分析,是形成项目方案、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前提。对一些地质结构较弱的区域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其质量和承载力,充分考虑实际使用需求,选择高强度的原材料和工艺手段,以提高道桥的施工水平,切实保证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促进道桥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
        1公路路基路面沉降机理
        首先是地基变形机理。地基变形一般都发生在具有沟壑的路段,因为这些路段地基土壤之间的缝隙较大,地基本身的强度较差,在实际填筑的过程中,土壤的缝隙之间不容易进入一些密度较大的填料,因此会出现路基不稳定的情况。而且这些路段由于地基不稳定,所以交通承载力也存在一定问题,在高峰路段甚至还会出现整体变形或坑洼的情况。其次是路堤的变形机理。在公路公路施工中,台背填料土一般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黏土类型,但是受施工环境湿度、气候、地质以及地形的影响,想要有效地压实台背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路段的含水量还难以满足压实的需求,这些路段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严重的变形情况。
        2公路路基路面沉降的机理与施工控制技术
        2.1完善公路沉降段的结构形式
        在我国公路沉降区段,没有统一的搭板标准,因此,施工人员须根据实际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施工。如果是特殊施工,则引道板的长度应根据路基沉降、验收桥的沉降及交通需求来确定。通过土工网技术,可减少局部填土的位移,减少土层的侧向移动,从而提高整个路基的稳定范围和沉降范围。
        2.2规范设计路基路面结构
        路基路面结构的合理性是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原有的沉降路基结构,为公路建设及其安全使用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勘察公路建设地形地貌时,紧密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往施工经验等,设计满足交通安全使用需求的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有利于降低沉降问题的发生概率。此外,合理调整涂层剪切强度,确保填土结构的均匀性,实现路面路基结构与荷载情况需求相符合。
        2.3控制基坑回填
        公路建设的基坑开挖和回填过程中,应随时做好变形监测工作,帮助施工技术人员随时掌握基坑建设质量,一旦出现沉降、变形等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加固处理。一般而言,基坑回填所用的材料与地质结构的土层分布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在黄土或软弱地质区域可采用混合黏土和碎石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同时,注意观察地下水系的分布对基坑区域的影响,避免水土流失。根据工程项目进度分层完成基坑回填处理。基坑的紧实度是影响道桥建设质量最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在回填过程中还可使用碾压设备对基坑进行夯实。基坑回填时要注意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为节省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一般会选择就近取材的方式完成回填建设,但也要结合建设工程方案要求进行对比,以免影响基坑建设强度。


        2.4完善对特殊路基的处理工作
        对于一些特殊的路基,要求技术人员采取一些刚度和硬度均较强的填土结构,做好充分的压实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超载预压法、砂石桩法等来保障路基的稳定性。而填土内优质排水体系的建设,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地基沉降的概率,以此来强化路面的稳定结构。而在后续的施工处理中,还需要针对路面的排水问题进行一个明确的审查,保证路面能够始终处于一个稳固和干燥的状态。例如针对地面上的水,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有效将其拦截在路基范围外,防止水渗透到地下造成路基不稳的情况。
        2.5搭板设置
        在沉降路基及路面施工中,搭板的主要作用是将厚度突变的路面作为基底,使厚度突变逐渐变为刚度,以降低冲击荷载,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区域的可持续性,及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有效地计算出搭板表面高度的数值,须掌握施工条件,并结合相应的桥梁参数设计应用,以便在设计时能在特殊情况下,使搭板表面高度与普通路面基面高度一致,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倒置法对导风板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导风板与普通路面基面高度一致。对安装有补丁过渡板的底端及引道面板地面,若数值升至高于设计要求的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后向线来解决路面沉降问题,避免在沉降段出现路面裂缝,同时要准确检查引桥板与基础顶板之间的距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拼装模板。依据实际情况,应检查距离在11cm内,以达到有效控制状况的目的。
        2.6落实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
        在某公路公路工程施工中,7、8月等特定时期较易遇到下雨天气,使得施工现场水量增加,因而做好排水工作尤为关键,以便于有效避免因工地雨水浸泡桥梁填土结构而造成路基坍塌事件,减缓路面损坏问题对整体工程质量的影响。此外,施工人员也要结合施工场地地下水位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沉降段的路基,有效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例如,通过增加截水沟、地表排水管等设施,落实普通公路的建设工作,完善其排水系统,进一步提高其排水效率;对于沉降段路基路面建设,注重积水外引的设计工作,并配合渗水性较好的回填材料,以减缓沉降路段的老化程度。
        2.7填筑压实
        在选择坝体保护措施时,土木工程师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检查,根据有效的资料分析,选择合适的坝体保护措施,使之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一般来说,坝壁填筑性能较好的填料为EBD,其抗水性和抗湿性较差。需特别注意的是,要确保坝体的填筑不能使用洪水材料,如砂石、泥沙和其他杂物。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移动问题可分为瞬态问题和固体问题。分口数量的减少,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跳车现象。建造低层路面基层需长期的设计经验,采用轻质填料可使路面压实。通过这种方式,印刷机能够减少破损的印刷品。并且进一步加大路面压载,减少车辆荷载引起的变形问题,延长城市公路的使用寿命。在此基础上,对土层进行分析,选择了适合下坡路段路基施工的填料。
        结语
        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基坑的稳定性和路面施工强度,避免留有变形、沉降等安全隐患。项目规划前期必须认真进行实地勘察和方案分析,为后续管理和施工提供有效参考。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序、工艺,精细化项目的施工必须由技术人员完成。基坑的开挖回填和工程现场的排水是最易出现质量隐患的环节,需要技术人员有效监测和控制,做好排水和回填压实工作,及时进行地基和路面维护。
        参考文献
        [1] 吴凤麟.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42(7):191.
        [2] 王进,郭壮.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42(6):80.
        [3] 黄涛.公路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与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21):167.
        [4] 周宇.市政公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装饰,2020,16(1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