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11期   作者:陈庆华
[导读] 伴随着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的使用率愈发增加,
        陈庆华
        身份证号码:45242719761001****
        摘要:伴随着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的使用率愈发增加,采用混凝土结构制成的建筑也随处可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来,我国从未停止建设工程,因此,建筑工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我国,采用混凝土结构进行建设特色型标志,因此建筑工程关注的重点倾向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使用混凝土可建设高质量的建筑结构。但是,混凝土结构中仍然存在混凝土加固的问题,为此分析了现代混凝土建筑中的加固技术,以期为行业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建筑结构;结构加固技术
        引言
        从经济角度来看,对建筑进行结构加固改造,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减少投入资金。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其具有整体性、可塑性强,耐久性、耐火性好以及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作为一门日渐成熟的技术,混凝土结构加固是一种保障一些建筑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手段,已逐渐成为我国房屋建筑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因此对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技术及其特点探析尤为必要。
        1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因此,必须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法,以使结构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加固以及在后续建筑结构的改造成进行的加固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项目整体的稳定性。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区改造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广大建筑单位必须要重视起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详细分析其加固要求,采用针对性的加固技术,保证加固后的混凝土建筑结构可以满足其设计要求,提高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2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应用
        2.1外包钢加固技术
        外包钢加固属于混凝土加固技术中直接加固的处理方法,其通过在建筑物具体结构处加设钢板,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提升其抗弯能力减少开裂,并且不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造成影响。对比于其他混凝土加固技术,外包钢加固技术有着自身的优势与缺点,其中优势主要体现于施工方法与结构计算较为简单,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现场作业量与施工所需时间相对简短,拥有节省成本、经济等优势。其缺点主要表现于难以肯定粘结的耐久性、容易产生锈蚀等。在建筑工程领域,当建筑工程的结构抗弯、抗剪承载力达不到工程标志要求时,需要补强幅度较大时,可运用外包钢加固对建筑工程局部进行加固。
        2.2预应力加固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预应力加固技术属于间接加固技术,适用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结构,主要指的是在梁的下缘初的受拉区地点预先施加压力,采用先张法或后张法,以抵消结构本身的自重,承担桥梁结构截面的强度,进而提高结构构件受弯承载力,改善结构的受力情况,提高建筑工程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以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为例,其由体外索、锚固和转向构件、锚等构成,具有加固、卸荷、改变结构内力等效果,是一种从内因角度对建筑工程进行加固的技术。关键施工工艺具有放样定位技术、上锚固点的设置、预应力筋技术等,以顶板体外索、腹板体外索等为布局形式,在既有桥梁建筑工程加固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2.3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粘贴钢板加固技术
        指通过钢板与补强结构的共同作用改善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从而增强加固对象整体结构的刚度以及承载实力。

此方法一般钢板通过建筑结构胶固定于预应力混凝土的薄弱位置或是其表面,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加固。粘贴钢板加固法工艺、施工简单,硬化时间短,占用空间较小;钢板固定于预应力混凝土的薄弱位置或是其表面,不影响结构外形,同时还可以控制劣化的加深,使结构均衡受力,加固效果好;此外,此法还可以增强构件的抗弯刚度以及抗变性能,降低整体绕度,加固费用低。但是,此方法受粘结剂的质量、耐久性以及施工质量的影响显著,且加固处理后的钢板存在应力滞后的情况,不适用于异形结构梁、特殊造型的梁,随型性较差。
        3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优化
        3.1进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检测
        在对现有建筑结构的混凝土进行加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相损伤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一般是用钻芯法和拔出法,由于会给相关结构的外观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现如今开始使用非破损法,比如超声脉冲法等。超声脉冲法是利用产生波介质内部传递时候,在不同属性的介质内部传递的物理属性是不同,这些物理属性都是可以利用相关的曲线描述出来,通过观察其曲线的变化就可以得知出现问题的部位,该方法可以快速的定位损伤部位,简单快捷。通常情况下,超声波只能够检测出混凝土构件破坏的程度,因此还可以结合使用回弹法来判断损后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这样可以刚好的进行加固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改进工艺的方法来实现混凝土耐久性的增强,主要的工艺方法是浇筑、养护、振捣、拌制等。密实浇筑和振捣密实两种方法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用的是机械浇筑和强力振捣两种;湿热养护可以加速强度的增长,一般使用自然养护;国外已经研制出二次投料搅拌和高频振捣等新的工艺技术,此类工艺方法相比于国内方法能够使混凝土搅拌更加均匀,对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有很大帮助。
        3.3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优化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指混凝土的保护层和混凝土的施工使用比例。对混凝土的内部体系进行加工处理可以适当地提高耐久性。在比例调配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的水灰比达到最小以及水泥的最多使用量数值,即通过理论分析的水灰比要小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水灰比,通过理论分析的水泥用量要大于实际使用中的水泥用量。关于保护层厚度对耐久性的影响,有实验数据显示,在室外标准环境条件下,保护层标准差不同的钢筋在其厚度一致的条件下,标准差大的比标准差小的钢筋锈蚀严重。
        3.4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建筑材料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与新工艺为建筑项目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过程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来进行作业也会进一步增强作业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注重对新材料与新工艺的使用,使用期间还需要做好相关的鉴定,确保其符合施工项目的标准要求。
        结束语
        加强建筑结构是建筑设备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建筑物由于老化或其他因素而不再适合居住,或者出现问题,则拆除将花费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资源。此时就体现出加固的好处,寻找某些组成部分的缺陷绝对比整个过程重建更方便、更快捷和更实惠。本文概述了建筑加固技术的流程,重点介绍了与各个加固技术相关的情况,希望加强在建筑项目中对混凝土结构加固的重视程度,以确保建筑物加固后的使用安全性以及延长建筑寿命。
        参考文献
        [1]吕志刚.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0(01):164-165.
        [2]杨拓.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111-112.
        [3]熊强,罗淳,冉裕成.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0(12):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