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44
摘要:目前,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代步交通工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我们可以充分享受现代化的便捷生活。文章通过对汽车专用电气设备的性能特点以及电气故障发生原因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常用的电气检测原理方法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能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分析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因此国内大部分居民都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购买汽车以供出行使用。然而随着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出行安全和汽车使用安全问题,其中汽车的电气系统故障问题是最容易导致严重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诊断与可靠的维修处理来进行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维修技术人员便需要熟练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导致其出现故障的不良因素,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维修处理工作。
1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1.1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汽车的电气设备最害怕的就是老化,温度和湿度因素都会加快电气设备的老化过程。其中,温度主要影响的是电子,过热将会导致电气设备自身的电气特性、线路的绝缘特性等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化;而湿度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无机盐对电气设备进行腐蚀从而导致的电气设备老化,长时间的腐蚀将会造成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接触不好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汽车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
1.2电压的波动的影响
电压波动的影响主要指的是非瞬变性的过电压波动影响,汽车设备长时间处于超出额定工作电压的电压下工作将会导致设备彻底损坏,导致这一故障出现的原因一般是发电机调节器故障,从而使发电机的电压处于不正常值。这种故障多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形下:(1)汽车刚刚发动点火时。电机内的绕组和蓄电池之间的电磁通路在瞬间被自动切断,从而可以使驱动电机在感应磁场驱动绕道机组内产生感应负向峰电压,按电磁指数运动规则进行变化,其反向峰电压可达100-50V。由于不含蓄离子电池,脉冲极易振动造成整个电子单元部件的严重破坏。(2)在一些切换动作过程中,如电子喇叭、各类驱动电机和电子磁离器等,在这些切换动作过程中将可能产生高频峰值振荡,其高频峰值振荡可能会达到200V以上,但振荡持续不可能超过300V(约200Pa),对一些具有高速调频驱动响应的电子控制驱动系统,如汽车电机驱动控制器和汽油机的喷射控制系统,常会因此引起错误的切换动作。
1.3汽车各个电气设备间的相互干扰的影响
在一辆汽车正常运行期间,电气装置经常会以电磁辐射的方式相互产生侵扰,无论由于任何原因由其激发的信号都会以高频电磁波等各种方式向其他汽车电子系统活动发射,从而对其它汽车电子系统活动造成较大电磁干扰,一旦其屏蔽措施受损,也极有可能会导致系统工作异常。
2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类型概述
汽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克服高速摩擦和旋转等问题,对汽车内各部分结构与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即便是制作精密的汽车在频繁的使用和较差的养护条件下,依然存在较大的故障风险发生可能性。通常对于汽车电气系统故障问题,专业维修人士会将其分为硬故障与软故障两种基本类型,同时根据其产生原因和造成的影响还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分支类型。硬故障主要指的是汽车的电气系统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发生碰撞、摩擦或者在高温环境下,电气元件磨损、烧坏或者击穿等硬性损伤问题。通常情况下,对于汽车电气系统硬故障的维修方法,主要是通过更换受损的元器件或者对电气系统进行修补和维护,这样便能够在保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延长汽车电气系统的使用寿命。
另外,大部分汽车电气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线路磨损或者高温融化而造成的,因此通过采用耐高温的电子设备线路或者针对容易老化的线路进行适当的外部处理,这样便能够间接的实现对硬故障问题的避免和排除;汽车电气系统软故障问题,主要指的是整个汽车电气系统中局部区域的线路出现了短路、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等现象,通常其主要表现为系统内部控制元件功能混乱以及执行元件反应失常等情况。例如,当汽车电气系统中出现开关搭接故障问题时,当开关部分的电路接通时,便会造成汽车内部的很多电气设备出现运行错误或者功能混乱。针对这种软故障,维修管理人员通常采用的是将汽车电气系统进行重新的调试,或者将可更换的电子设备进行拆除和换新,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汽车电气系统的安全风险系数。
3故障维修技术
3.1发动机运行异常维修措施
汽车发动机运行频率比较高,发生运行故障的次数也多,如果汽车发动机出现故障,排气管会排出大量的黑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还会出现抖动现象。同时,对于汽车驾驶人员来讲,若发现油门存在阻碍感,会对风门起到一定的拉阻作用,拉动阻风门之后,汽车立即熄火,则表明汽车内部的点火系统出现故障。另外,汽车发动机出现金属敲击声,主要是因为点火过早引起的,维修人员通过使用点火校正仪,能够有效解决此类故障。如果汽车发动机的运行温度过高,则主要是因为点火过晚所引起的,此时维修人员需要适当调整离心调节器,经过科学的调整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运行温度,若汽车离心调节器没有出现故障,检测人员还要重新进行全面检测。若出现点火混乱现象,分电器发生漏电,会延长汽车的启动时间,浪费较多能源,在实际维修的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重点检查高压分电器,从而保障汽车发动机能够保持正常运行。
3.2起动机运行异常维修措施
若汽车起动机发生异常现象,维修人员需要将汽车前照灯与启动机稳定连接,此时若汽车前照灯能够正常作业,则能够排除汽车蓄电池出现故障,并使用导线,将汽车发动机缸体和车架短路有效连接,并启动发动机,若汽车发动机没有出现异常现象,则表明汽车发动机缸体与车架搭接不稳定,确定最终的故障位置后,维修人员需要及时维修。若汽车起动机自身出现故障,此类故障通常位于启动机内部或者控制线路当中,维修人员需要按照相关程序,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不断提高汽车起动机的维修效率。
3.3空调系统制冷不达标维修措施
空调系统作为汽车电气系统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行期间,特别容易出现制冷不足现象,若空调系统内部含有冷媒,此类物质能够有效吸收热量,为汽车内部降温。若空调系统内部冷媒长时间没有补充,或者某个管路发生泄漏,系统内部的冷媒量急剧减少,不能够有效满足汽车实际制冷需求。对于汽车空调制冷不足问题,在实际维修的过程当中,要求维修人员重点检查管路是否出现渗漏,并及时补充冷媒,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对管路进行补漏处理。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还要结合有关规定标准要求,在系统内部添加适量的压缩机油。若汽车电气系统蓄电池可以正常放电与充电,维修人员要结合有关文件,合理配置电解液,并有序加入到蓄电池内部,采取密封操作方法,从而确保汽车电气系统运行故障得到更好处理。若汽车冷凝器散热效果较差,也会影响汽车制冷效果,冷凝器作为汽车制冷的核心设备,在高温与高压条件下,冷媒要利用冷凝器,方可形成低温低压液体,并进入到汽车内部的制冷空间。若汽车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较差,冷媒气体不能快速转换为液体,汽车制冷效果明显下降。为了提升维修效果,在汽车清洗的过程当中,通常需要使用高压水来清洗汽车散热器,并加大制冷系统维护力度,一旦发现汽车制冷系统出现异味,维修人员还要及时更换空调滤清器。
结语
现代汽车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倾向于使用各种专业计算机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并采用换件方法进行检测,有时造成误换、检查过长,检测失败等结果。因此,在本文的分析基础上对各种故障的特点、产生原因以及检测方式进行熟练地掌握是对车辆进行下一步维修和养护的根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伟丽.探讨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检修[J].时代汽车,2020,334(10):165-166.
[2]曲志刚.简析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及线路检修[J].南方农机,2020,349(09):24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