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陈凯
[导读] 通过造价控制,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资金应用的合理性。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够关注到造价控制工作不同阶段的需求,对于控制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陈凯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0
        摘要:通过造价控制,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资金应用的合理性。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够关注到造价控制工作不同阶段的需求,对于控制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同时,造价控制对于节约建筑企业的工程成本,提升利润并保证工程质量也能够有所帮助。为此,需要重视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探讨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研究
        引言: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城市化建设是重要的任务,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然而,在高速的发展中,行业相关人士更为关注经济利益以及发展速度,对于工程控制关注不足。为了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提升行业规范的影响力,需要重视控制工作。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将贯穿于建筑工程整个过程,在控制中需要对各类细节有所关注,有助于规范化的提升。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1、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资金风险
        在建筑企业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资金状况对于企业的运营有着决定性作用。当前,许多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建设的周期长,建设中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采取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式,能够在工程建设正式开始之前就完成资金应用的合理规划,有利于树立起明确的资金管理总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提升目标管理的水平,降低企业资金风险。如果资金管理工作不当,在建设阶段出现资金的短缺或者资金链断裂,会导致工程建设的延期或者停工,前期的资金投入可能无法收回,影响严重。
        2、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资金的应用更为合理。这可以避免由于阶段性资金短缺造成的质量问题,如一些建筑企业由于资金不足,选择了不符合于质量规范的材料、设备,影响了工程质量以及后期的应用。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确保每一工程阶段的资金得到分别管理控制,通过阶段性投入的形式,保证资金的充足。
        3、促进建筑企业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企业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建筑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快,在发展中行业规范以及企业的管理规则并不完善,通过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实施,能够在工作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应用规范控制策略有助于促进问题的改善,从而实现促进行业、企业规范化发展的目的[1]。
        二、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在现阶段中,建筑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不断提升,建筑的功能性要求增加,为了适应于工程建设的目标,需要从总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确定各个分目标,组成一个有机的目标链。造价控制工作,需要围绕着目标链以及各个具体的目标展开。从目标链的角度考虑,全过程造价控制需要思考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完成对目标关系的协调。例如,在资金的应用中需综合两个以上的工程目标,确定应用方案。其次,工程资金的应用需要对应具体的建设目标,在目标性原则的影响下,参与建设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明确工作目的,有利于工作中的合作。
        2、阶段性原则
        在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分工程数量较多,且根据工程建设的时间顺序,这些分工程将会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为此,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需要遵循阶段的原则。首先,需要完成项目工程的预决算、工程概算以及投资估算,了解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以及收益状况。

其次,结合各阶段的控制目标,进行阶段性的造价控制,可以结合具体的工作目标进行阶段的控制状况整合,及时调整控制的方向,确保每一控制阶段的目标都能够达成。另外,需要关注阶段性的风险。根据全过程控制方案,了解现实的风险影响因素,及时完成风险的处理与风险转移,确保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顺利[2]。
        三、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1、制定适应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管理制度
        为确保全过程造价控制制度的科学与合理性,需要首先确定制度的制定理念,并引导全体的参与者对于理念进行认识与理解。为此,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与造价控制人员进行探讨沟通,以目标原则与阶段原则进行指导,确定管理理念。其次,可结合现阶段的造价控制制度,确定控制制度的框架,实现管理框架的回缩或者拓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建设状况,进行管理框架的适应性调整。如,建筑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状况较为特殊,可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造价控制的目标需要针对气候状况制定预案,并融入到制度的内容中。另外,需结合具体的控制工作目标,确定相应的控制参与者以及责任人,许多情况下,参与者与责任人的身份将会出现一种相互的重合,这有利于提升控制工作的强度,促进目标细化[3]。
        2、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体系的构建,会影响到控制工作的综合效果以及各类控制的细节。需尽量地根据统一的控制工作标准,确定各项工作的控制效果。从资金以及质量两个角度出发,实施造价控制工作,能够更好地达成工作要求。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都要对于统一的工程建设指标有所了解。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质量与资金控制。首先,是质量控制工作,需结合工程设计的目标以及施工规划,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为此,在工程建设阶段,质量管理工作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进度持续进行。其次,是资金控制工作。在较长的一段建设时期中,市场中建筑材料的价格、人工费用等关键的资金因素会产生变化,在方案制定的初期阶段,就需要结合市场价格的规律、价格变动的经验等,完成预备方案的设计,确保资金及时供应,避免由于资金供应不足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
        3、完善组织工作,提升控制力度
        为实现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需要完善工程建设中的组织工作,通过组织的合理化,提升造价控制的力度。首先,需要重视人员的选择问题,选择具有专业建筑造价管理知识背景、建筑造价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造价控制工作。其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负责人,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以及管理工作经验,以适应长时段全程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协调需求。其次,需要扩大组织工作的关注范围。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人员、不同职责的人员,都需要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参与造价控制。为此,需要做好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为参与工作的人员构建起畅通的沟通渠道。例如,可在不同阶段开展探讨会议,结合控制工作的目标进行沟通。通过工作中的合理沟通,能够保证全过程造价控制阶段目标落实。造价控制工作需要以管理的手段,干涉实际的建筑建设工作,通过沟通,能够了解到实际的建筑建设状况以及相应的资金应用情况,并根据资金实际应用需求,在适度的范围中进行灵活调整[4]。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中,需要结合控制工作不同阶段的目标实施控制。为此,首先,需要制定适应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管理制度,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状况,进行制度框架的拓展与优化。其次,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分别关注资金控制与质量控制的具体目标。另外,还要关注组织工作的合理性,促进控制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措施关键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26):143-144.
        [2]於新波.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4):112-113.
        [3]蔚沣武.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措施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85.
        [4]王博玉.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15):23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