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建议探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管媛
[导读]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我国的供电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为我国广大群众提供电能的关键。
        管媛
        芜湖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我国的供电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为我国广大群众提供电能的关键。在供电系统中,输配电主要承担为用户分配电能的工作,通过将电能合理地分配给用户,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生活水平。近年来,用户用电需求量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用户的高需求,供电企业应积极优化输配电工作,做到与时俱进,进而为企业带来可观效益,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基于此,本文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建议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建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伐越来越快,社会建设发展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革新。这为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发展提高了更为全面有利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国民对用电的需求日益加大,为了能够持续恒久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更好的提升电力行业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上的质量,因此,使得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更加具有标准化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1 我国电力资源分配情况
        电力运输的基础环节就是输配电的过程,通过合理的输配电过程,电力企业将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我国各个地区的居民都能得到用电保障。然而为了避免电力资源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资源消耗浪费,就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电力运输标准与规范来约束管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
在我国,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上的管理虽然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进程,但是从我国东西部电力资源分配上来看,还是存在着分配不均衡的情况,电力资源还是未能很好的利用起来,仍有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产生。
        目前,我国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及核能发电等四种主要发电形式,其中又以火力发电为重要的发电模式。而作为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的西部,自然也凭借矿产资源有了得天独厚的火力发电办法,但是我国西部地区一直具有人烟稀少、地域广阔的特点,即使火力发电而产生的电力资源丰富,用电量还是相对较少的,而城市发展较快,人口相对西部更为密集的东部,又往往不具备西部地区供电资源发达的基础条件,因此,我国东西部在用电上分布并不协调。
        除了自然条件带来的影响外,我国输配电过程中主要是以交流电为主要运用形式,交流电也容易在输配过程中产生损耗。而我国幅员辽阔,一旦地区与地区间跨度较大,运输的线路较长的话,也会很大一部分的电力资源被消耗在输配运用的过程中,对电力资源的开拓与发展都是及其不利的情况。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推动供电企业良好发展
        电力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供电企业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但是,在输配电发展过程中,如果供电企业不能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必然阻碍企业发展。因此,供电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应对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2.2 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并在实际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信息化时代,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领域中,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效率,进而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电力企业在推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建设发展时,需要严格执行输配电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进一步明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的任务,发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作用,进而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电子产业蓬勃发展。例如,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需求。

然而,当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要想正常运行,则需要输配电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撑。在实际生活中,一旦输配电出现问题,势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还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电力企业要充分重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3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建议
3.1 高效应用现代电力技术
        科技的进步是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也不例外。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电力技术,高效应用输配电基础设备,一方面,可保证电力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性;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强化电力资源质量,满足广大基层用户的实际需求。在现有基础上,促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逐步趋向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双向通信基础上,要协调利用遥感技术、工程测绘技术及数据传输技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另外,电力技术的合理应用,也有利于电网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基层用户与电网保持高效的信息沟通,促进输配电工程的快速发展。
3.2 加大专项技术人才培养投入力度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技术人才的支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也不例外。电力企业应加大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升整体队伍的专业水平,强化综合素质。且技术人才培训需具有策略性和目的性,针对不同部门工作人员采取针对性培训方式,制定完善的培训内容,进而确保其掌握最尖端的技术,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合理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此外,电力企业需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并根据电力企业的生产需求,培养对口实用型复合技能人才,将原有基层电力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与高校毕业生的先进技术理念相结合,从而切实解决电力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进步。
3.3 加强对光伏发电的应用,实现双向共赢
        当前煤电和水电依然是我国关注最多的项目,然而近年来光伏发电已逐渐走进广大农村地区。其中,光伏系统主要由单晶太阳能组件、智能并网逆变器、专用锌支架以及线缆组成,受光即发电。该模式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用户可以将多余的电与国家电网进行交互式转换,在现有输配电及用电系统中,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合理利用,实现双向共赢,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3.4 加强智能化建设
        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电网智能化建设,使发、输、配、售端运行实现可检测、可控制、可视化,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服务水平。合理配置中心城市、城镇区域及乡村区域配电终端,逐步实现故障定位、网络自愈重构。加强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尤其是用户用电自动采集,以支撑全面源网荷信息互动、能源多元化及多样化的负荷。推动“互联网+”在输配用电侧的应用,构建多元能源流与信息流的深度融合,搭建电力互联网平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3.5 扩张资金储备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换言之,充实的资金储备是推动电力工程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尽可能拓宽合法融资渠道,充实资金储备;其次,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确保每一笔资金的透明化,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再次,预留部分备用资金,以备资金周转不利时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最后,电力企业需利用区域优惠政策,申请政府专项资金,扩张资金储备。
4 结束语
        电力行业通过完善行业规范、加强对光伏发电的应用、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型人才等措施,能够确保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满足现代电力工程发展需求,进而有效推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潘瑞辉,杜博文,张士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建议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0):124-125.
[2]尚刚,刘峥.试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08):241-242.
[3]李铸.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与跨越式发展探讨[J].居舍,2018(36):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