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冰洁
北京鑫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5
摘要:市政道路在市政工程中是重要的工程类型,对民生以及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道路施工不断革新技术,道路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由于路基处理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依然时有发生,需要加强相关技术处理,做好填筑施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旨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引言:我国境内各种类型的土质广泛分布,一些土质属于不良基础,同时也占有很大比例。在不良路基上施工,会影响道路质量,如果是软弱路基,更会严重影响道路施工整体质量。针对各种软弱路基的影响,在此提出三种处理软弱路基的填筑技术。
1 路基沉陷机理
路基是道路建设的必要基础,整体稳定性会直接影响道路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如果道路路基稳定性不足,同样会影响后期使用以及维护强度。研究调查发现,路基沉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但主要还是因为一些软弱基础自身存在的压缩性以及力学特性导致路基出现了沉降问题。另外,由于一些不良路基主要由可溶性胶结物、土壤颗粒组成,例如湿陷性的黄土,加之可能土壤颗粒多为粉末状,如果两者混合,就会使土壤结构出现较多空隙。这些空隙在干燥环境下可以保持稳定性,而在遇雨后,就会因为可溶性胶合物溶解导致结构失稳,如果未经处理就当做路基,会使路基结构因雨水浸湿发生病变,影响市政道路整体结构质量。
2 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时,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处理路基:
2.1强夯法
强夯法应用广泛,技术难度低。这一技术借助重锤的重力势能从高处下落冲击路基进行压实处理,强夯法是当前道路施工常用压实技术之一,虽然技术操作简单,原理简单,但压实效果也十分显著。采用这一技术对路基进行多次夯实,可达到稳固道路路基的目的,提高道路路基的承载力,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出现的几率。针对不同土体,需要选择相应的设备,重锤质量、高度控制、锤击次数等都有差异。强夯使用的机械一般为有自动脱钩功能的履带强夯机。在进行强夯处理前应先试夯,明确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强夯机试夯应保证试验区面积达到20m*20m,不可过小。在确认夯击次数需求后,方可开始正式强夯作业。在工作中,要求主夯点采用方格网状布置形式,同时要求每4~6m一个夯点,单点夯击次数应达到5击,重复性强夯3遍。其中,前两遍每4~6m一个夯点,采用方格网状跳夯方式作业,最后一遍为排夯。
2.2隔水法
隔水法是使用防水工布盖住挖好的基础上,防水工布本身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以有效隔绝土壤,进而有效消除由于雨水或者地下水等影响原土性能。通常情况下,这一技术在一些路基开挖方段应用很多,常见于边坡、边沟、排水沟施工中。在利用排水法处理路基时,应注意合理设置排水暗沟,以便可以及时排除被隔绝的水体,使路基保持良好性能状态,无积水问题。
2.3挤密桩
根据实践研究,挤密桩十分适合处理受到地下水影响的湿陷性路基。
实际应用中,要先确认平面位置设好桩孔,再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中的相关要求成孔。之后将事先准备的灰土(也可以使用粉土)根据最佳含水量参数填筑到桩孔内,填筑一段振捣一次,分层捣实,直到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利用桩体和在成孔施工中夯击作业带来的挤压力,能够让桩体间土质变得更挤密,也可以形成复合路基。此外,填筑桩孔时,绝不可将透水材料、大颗粒砂石等作为填筑材料填到桩孔中。挤密桩可以用于含地下水量在15%~23%的湿陷性基础,处理的深度可以达到7米左右。
3 常见问题处理
3.1松铺厚度过厚
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根据路基正式施工前的填筑试验段试验总结出理想松铺厚度,之后于路堤两侧设分层标示杆;可以要求每层设10m×10m方格网,按照松铺厚度要求以及自卸车的实际车斗容量大小算出每格所需的卸料车数。结合现场情况,做好各道工序、各工艺技术的监管,按照现实情况做好调整工作。在采取措施后,应保证填料松铺厚度明显控制,虚铺厚度28~30cm范围内。在压实处理后,平均厚度应达到24cm±1cm。
3.2路堤沉陷变形
人为因素可能引起路堤沉陷变形问题。例如路堤前期设计本就有缺陷,未充分考虑路堤环境,进而可能使路堤施工难以满足质量要求。假如同样没有做好后期碾压操作,就可能进一步影响路堤强度以及稳定性。受结构重力影响,路堤很容易出现沉降变形问题。
路基质量同样可以引起路堤沉陷变形。路基需要长时间承载行车荷载,而一些不良基土在浸水后容易失稳,产生结构分解,同时由于承受压力荷载,进而很容易引起沉降变形。要减少路堤沉陷变形,必须结合路基土特点及实际凝结方式,科学选择处理技术进行有效处理。
3.3做好试验填筑
试验填筑很有必要,必须在路基填筑前完成。试验填筑可以获取各项影响质量的参数,例如填料含水率要求、施工适合采用的机械组合方式、需要碾压的遍数以及松铺系数等,也可以观测路基沉降量。试验段填筑可确认主要工艺参数,不过也要注意实际施工影响因素众多,会与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施工条件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工艺参数适用性。填筑需要分清先后次序,不可随意打乱顺序。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控制,同时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保证路基填筑质量。
结语
当前,路基填筑施工方法不断增多,也有一些新技术推广应用,填筑施工中,对于不同的土体类型也有了一些较好的解决方法。我国各种土壤广分分布,并且在施工中也可能受自然因素干扰,为了有效确保工程质量,发挥市政道路功能性,就要重视路基填筑方法,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路基填筑工作。
参考文献
[1]曾卫东.广平高速千枚岩路基填筑[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93-94.
[2]刘琳.现代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21(12):50-51.
[3]郑楷柱,郑恒斌,杜立凡.软土地区路基填土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影响的数值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1):73-75.
[4]郑跃磊.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06):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