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平
泰安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第二工程部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范围越来越广泛,面对的地质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在各种不良地基的类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其具有轻度差、易变性等特点。因此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加固,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正常施工与建设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阐述了软土地基处理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对该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提升公路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土垫层法、反压法、静力排水固结法、碎石桩法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
1 、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是确保地基结构符合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要求的重要渠道。我国软土地基占有较大比例,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较差等特点,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会影响路面硬度。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土地特性,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变形,加强路面地基的坚固性、稳定性,确保公路施工质量,提高车辆通行过程中的舒适性、安全性,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常见的软土地基问题包括路基变形、路堤滑动、公路边坡位置隆起、路基抗剪力差等,均会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公路的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须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解决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提高路基的抗剪能力,满足项目施工的建设标准,提高公路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2 地基处理考虑因素分析
2.1 地基构成因素
公路地基的土层构成比较复杂,在施工建设中应根据实际的土层构成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一地基的土层结构较厚,软土层较浅,可借助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二软土层较浅且地基土层较薄时,可采用表层处理技术;三地基土层厚,没有砂层,可利用固结处理方式进行解决,如果处理后地基强度无法快速达到预期,可结合垂直排水法共同使用。地基的实际处理过程中,地基土质与地基处理技术存在不兼容性,地基土质会影响地基的处理效果。为了确保地基处理达到较好效果,在处理过程中,须针对地基的土层实际构成,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
2.2 道路性质影响
不同的公路性质,会影响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进行较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时,应选用沉降效果较好的地基处理技术。对路堤较宽的公路进行施工时,须注意局部路基的损害情况。针对不同性质的公路建设,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方式,应定时勘查因土压不均匀引发的侧向移位,避免对公路的正常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2.3 施工条件
不同的公路工程项目,实际的施工条件存在差异,最终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各不相同。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时,须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施工材料、施工周期、机械设备等因素,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2.4 周围环境影响
在进行公路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噪声污染和废弃物。在开始施工前,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充分的客观分析,并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案。若施工建设项目属于高坡度公路,且存在大量软土地基,须对施工周边环境和公路的整体沉降情况进行科学考察,在合理控制路面变形的基础上,对地基进行处理。
3 我国公路工程软体地基处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3.1 地基处理方法不科学
在开始软土地基的处理前,应充分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需求,为软土地基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确保地基处理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目前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情况,部分施工单位选择的地基处理技术缺乏科学性,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随意处理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合理严格控制填涂速率,避免产生路坡偏移等情况。以保障工程质量。其次,软基处理应和地下水地表水的处理防护工程相结合。依据软土地质中的水分特点,软土多半与地下水、泉水、季节性流水等并存。软土地基处理时,首先应采用排水沟或盲沟等措施来消除水患。相关报道指出软土部分就是由于地下水的长期浸泡而形成的。因此,做好软土路基建设工作要和防护工程相结合。
3.2 设备滞后性较强
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中,虽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公路施工中使用机械设备的发展速度较为滞后,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的机械设备陈旧,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施工单位中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合理使用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公路项目承建单位应合理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组织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设备的操作培训中,在施工建设中广泛应用新型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先进机械设备的作用,提升我国的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4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4.1 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处理技术使用优质土替换软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确保填土的实际稳定性,避免在替换过程中发生土层沉降现象。在实际应用换土垫层法的过程中,填充材料应选择透水性强的土壤,若填土施工需要长时间处于水位下端,不可使用非透水性的土壤。填土时应从中间向两侧进行分层填筑,并压实土层,控制土层厚度。该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特征,但该种方法对施工材料有较高的要求,若项目施工的周边区域没有大量的优质土壤,购买和运输优质土壤,需要花费较多的经济成本。
4.2 机械碾压
??????? 机械设备是整个道路施工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没有机械设备的碾压,整个工程无法进行。而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分布层次不均,且土层薄厚不均。为了解决土层薄厚问题,主要就应用机械设备进行碾压,来使土层薄厚问题得以解决。而且机械碾压能够增加土层密度,增强土层承受能力。另外,施工过程中路面的机械碾压也可以使路面更平整。
4.3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其通过排除软土地基中的水分,降低软土地基结构整体含水量的方式,提高公路工程地基结构整体的承载力。为了确保该项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业人员需要进行施工现场实际状况的分析工作,制定有效的排水计划,其次,作业人员还需要做好管材的选取工作,在沟渠开挖作业开展的同时进行管道安装作业,确保软土地基中的水能够及时地流出。在排水固结作业方式应用的整个过程期间内,始终要注意和把控各项作业工序的标准和规范性,以期能够切实保障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进程。
4.4 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主要借助管柱形成的水平振动,在孔内填入沙砾或碎石等类似的质地坚硬的物质,完成柱体制作。桩间组织和碎石柱体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路基发生沉降的情况。
碎石桩法主要将地基中的软土全部置换为质地坚硬的材料,构成柱状结构,避免地下水对地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碎石桩法实施成本较低、处理过程简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结语:在公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是其中重要的质量把控环节,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是施工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在公路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承建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过严格细致的勘探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操作能力,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景三. 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62-63.
[2]?杨才磊.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1):220.
[3]李大虎. 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20(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