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武
身份证号码:44050619730119****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带给整个行业的是工作方式、管理理念的重大变革,是促进整个行业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BIM技术作为当下建筑行业大力推行的新技术,已经应用于建筑工程各施工阶段,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
引言
在建筑行业,BIM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在项目设计、施工管理、造价管理、企业发展策略制定与实施、组织架构、成本管理、业务管理和经营绩效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BIM技术的特点
1.1协调性
由于城市建筑工程建设是一项集多专业学科和多岗位专业、工期长、施工难和技术复杂的大型综合性建设工程,需要共同携手协调努力完成。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很好地有效协调各个工种施工管理环节以及不同工种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企业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水平。
1.2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较显著的优势,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到全部完工,经过初步构思、图纸设计、实体建成等过程。在传统图纸设计过程中,起初使用CAD进行二维制图,再组合图纸生成三维模型,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漏洞。BIM技术可克服传统图纸设计缺陷,直接构建三维模型,直观展示建筑面积、构件之间的关系,提高图纸的可视化效果。
1.3模拟性及执行性
BIM技术的高可模拟性和高可执行性主要广泛体现在城市建筑设计各个阶段。在设计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案过程中,设计管理人员往往只能通过依赖自身现有设计经验及具备个人较高职业技术素养等条件来重新完成对传统建筑设计方案的整体设计,而在BIM技术的综合辅助之下,设计管理人员将尽可能有效地针对传统建筑方案应用设计过程中极有可能将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对其进行系统模拟,进而通过结合传统模拟实验所得结果分析来重新确定完成设计方案过程中的各项设计参数。举例来说,建筑工程中的紧急火力疏散、热能快速传导等都已经可以在BIM技术的大力支持之下快速完成模拟。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设计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整体建筑工程建设时,应对工程设计中的工作图纸进行更加深入的质量管理,并根据整体工程的实际具体情况对工程施工中的图纸质量进行相应调整、补充与更新完善,在此基础上还应确保工程设计中的图纸质量可以充分地能够满足具体施工者的要求。设计师对图纸进行审核这一阶段与前期施工设计图纸存在一定的成本差异,其重点是将前期施工设计图纸内容进行更深一层的详细规划,同时对前期施工中所有需要准备使用的施工材料、设备等进一步的进行考量。
2.2基于具体数据建立项目结构模型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施工要求越多,施工流程越复杂,施工人员可以结合长期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将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进一步细分,利用软件对施工流程和进度进行合理规划,厘清施工任务和施工工期之间的关联。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为清晰表述具体施工内容,需要绘制大量施工图纸,对于施工流程复杂的施工图纸,会加大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难以读懂施工图纸中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基础三维图纸往往难以让施工人员清晰了解具体施工要求及设计意图,容易导致理解偏差或完全无法理解。
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有助于处理该问题,对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协调专业和工序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冲突和不协调的地方,以形象立体的方式将二维施工图纸的内容展示出来,以形象具体的信息模型指导相应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三维模型分析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便于施工人员了解具体施工的重难点,例如利用该技术查询预埋件的具体位置等等。这样一来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不少便利,为后期检查和复核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3优化施工技术应用降低安全风险
BIM之所以在大型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和施工管理中能够体现和突出许多技术上的优势,关键在于其通过运用强大的工程软件设计功能模块可以对各项工程技术性能方案设计进行层次协同优化设计和组合优化,以及用虚拟工程施工等设计模式对各项技术性能和细节设计进行层次深化组合设计,使得技术方案设计具备极高的技术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避免在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频繁变动发生技术计划性的变更或可能引发安全隐患问题。因此由工程设计、监理以及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人员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的应用合理性可以进行较为可视的量化分析评估,利用BIM安全软件管理系统的分析功能可以模拟分析相关安全技术的实际应用发展过程,从而通过对多种安全技术解决方案的分析对比和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确定一套可以直接满足目前包括安全在内的各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目标设计要求的最终技术方案,能够把工程施工管理过程设计中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指数直接降到最低。
2.4关于BIM组织架构的具体应用
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工程组织架构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通过利用BIM技术开展参数模型构建工作,能够有效发挥该技术可视化的优势,分析工程组织结构中是否存在漏洞和不足,以便于及时调整和优化,降低对后期施工环节的干扰。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环节,BIM技术在其中的合理应用,符合智慧工地的发展方向,可以实现全方位监管施工现场的目标,降低失误等问题的发生。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展施工作业之初,通过模拟施工环节,能够让管理人员对具体施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关联,利用三维立体模型分析具体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对策,便于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图纸中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施工作业。
3BIM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现在随着人工智能、5G、6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在这种大环境下,BIM技术的核心也将不只是三维建模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起着一个连接各种新技术的纽带作用,在日常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BIM技术将无人机、VR、AR、3D打印这些技术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涵盖空间、时间、成本、质量、安全多个维度的立体、综合科学管理体系。未来建筑行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BIM将深刻地改变房地产工程项目合作模式。BIM除了在施工建设管理中得到应用,也将更加关注行业信息源头,在设计阶段发挥作用,与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工程项目管理融合,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信息平台基础,向更广阔的工程领域发展,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在更多专业领域应用的突破。随着这些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效益的增加,人们对这些新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同时对于其功能也会有更高的要求,这种需求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会使未来的BIM技术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全面化。同时随着这种相互之间的技术促进,BIM本身也将不断升级,适用范围也将逐渐向多个行业推广、普及,成为建设数字化社会管理平台的重要支撑。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发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料采集整理效率,依据实际对系统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细分整个施工流程,基于相关数据信息构建三维可视模型,确保各项工序和施工的协调性,达到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艳.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综合应用[J].江西建材,2021(3):151,153.
[2]孙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1(3):97-98.
[3]龙银辉.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思路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5):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