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宁阳碧桂园新型预埋式连墙件的施工做法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宋子升
[导读] 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保温层与结构层混凝土浇筑同时施工,这给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带来了诸多不便,经过技术攻关,
        宋子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110300
        摘要: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保温层与结构层混凝土浇筑同时施工,这给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带来了诸多不便,经过技术攻关,研究出一种新型预埋式连墙件,解决了此项施工难题,通过多栋高层建筑的应用,其使用性能良好,施工简捷方便,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关键词:预埋式;连墙件;施工做法
        1新型预埋式连墙件的优点
        该新型预埋式连墙件做法与传统连墙件做法相比有四个优点:一是确保剪力墙不留脚手架穿墙眼;三是不需要进行脚手架眼的封堵;四是解决了竣工交付使用后外墙脚手眼渗漏的维修难题。
        2新型连墙件工艺参数
        针对旧连墙件暴露出来的使用缺陷,项目人员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要求,研制出一种预埋内丝头连接式连墙件。该种连墙件由内置方形螺母的特制塑料管预埋件、钢制螺母及双头螺纹的螺栓杆等三部分组成参数和制作工艺如下。
        (1)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将特制塑料管预埋件埋入墙内,采用扎丝将其与钢筋相连固定,且需铝合金模板侧面开孔,与预埋件端部大小一致,后将预埋件伸出20mm,以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位置不发生偏移

        (2)混凝土浇筑后、铝模拆模完成即可进行此项施工。将双头螺纹杆伸入特制塑料管预埋件中,与内置方形螺母相固定;再使用钢制螺母将双头螺纹杆与特制钢管相连;


        (3)最后特制钢管再与架体结构小横杆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且使用双扣件保证安全。
        
        
        (4)预埋件固定组件使用固定螺栓和防脱钢丝绳组成。钢丝绳与模板孔结扣防止脱落,固定螺栓与预埋件连接。
        3工作原理
        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特制塑料管预埋件,浇筑后即可使用钢制螺母及双头螺纹的螺栓杆与特制钢管连接,特制钢管再与架体结构小横杆搭接,即可起到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作用
        4施工应用流程
        现场施工流程为:预埋连墙件 → 固定特制钢管 → 连接架体结构
        (1)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将特制塑料管预埋件埋入墙内,采用扎丝将其与钢筋相连固定,且需铝合金模板侧面开孔,与预埋件端部大小一致,后将预埋件伸出20mm,以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位置不发生偏移
        (2)混凝土浇筑后、铝模拆模完成即可进行此项施工。将双头螺纹杆伸入特制塑料管预埋件中,与内置方形螺母相固定;再使用钢制螺母将双头螺纹杆与特制钢管相连;最后特制钢管再与架体结构小横杆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且使用双扣件保证安全。
        5主要优点
        预埋内丝头连接式连墙件对比传统连墙件具备以下优点。(1)节省了预埋钢管使用量,连接杆件和螺栓取下后,定期做好防锈等维护措施,可长时间进行周转使用,当租赁钢管需要归还时,只要在6mm厚钢板与钢管焊接处断开即可,此发明提升了连墙件周转使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率。(2)连墙件的设置不影响二次结构施工,增加了不同阶段的防水措施,杜绝了结构在预埋处的渗漏风险。对架体安全和结构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3)解决了传统连墙件的预埋钢管在山墙等位置或配合铝模施工时安装不便甚至无法安装的难题。(4)利用连接钢管和矩形钢板焊接,可旋转调节连接钢管水平位置,最大水平移动距离105mm,避免部分预埋件与架体立杆间隙过大,扣件无法连接的问题。
        
        6结束语
        外架作为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连墙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连墙件的安全可靠性。本司研制的预埋内丝头连接式连墙件经过实体工程的检验,证明了该连墙件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有效地解决了以往连墙件存在的缺陷,取得了显著的施工效果,值得在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S].[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S]
        备注:
        科研项目: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科研项目课题(24296DBF-20-009)
        作者简介:宋子升(1991—),男,本科,工程师
        通信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建二局项目部(271400)
        电子邮箱:823363834@qq.com
        收稿日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