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六盘水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饶华敏
[导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的战略方针。
        饶华敏
        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  贵州六盘水  553022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的战略方针。 六盘水市委提出,六盘水要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加 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①。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遵循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指导原则,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六盘水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特色优势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产业集群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总面积 9914 平方公里,2019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95.05万人②。这座城市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三 线建设”时期以煤炭采掘工业为基础,冶金、电力、建材、矿山机械工业综合发展的能源型重工业城市。 近年来,掀起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经济建设高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做强做大现有支柱产业
        市场始终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载体,只有“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并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当前,六盘水市要支持境内大中型企业强强联合和境外扩张,做大做强煤炭、钢铁、建材、电力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增长极”。
        1、做强做优煤炭产业  
        一是大力推进煤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加快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二是发挥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优势,优化发展煤及煤相关产业;加快现有矿井技改扩能和地方煤矿的整合,提高煤炭行业集中度;三是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勘探程度,提高煤炭工业整体水平;支持境内外有相当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煤炭资源开发,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2、加快发展电力产业
        优化发展火电,合理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新能源,深入实施“西东送”工程和资源就地转化。优化发展大型高效环保火电机组,进一步加快电源项目和配套煤矿建设。将六盘水市建成在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电源基地。
        3、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把发展煤化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境内大中型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应用高新技术,推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产品链,增加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气、煤制二甲醚”的发展路线,统筹推进煤层气、焦炉煤气和过境天然气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千方百计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③。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根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原则。按照“减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抓住国家明确在六盘水市等资源富集地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机遇,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循环经济理念布局全市经济发展的推进方向、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

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和废弃物利用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煤化工、高载能、城市垃圾为重点,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发展,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三)积极鼓励创新
         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内在动力,“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六盘水政府应加大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和培植力度,加强对相关产业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着力提升区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研究的知识外溢效应,促进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和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解决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围绕打造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高地和贵州西部区域物流服务中心的战略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增强辐射,不断拓展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努力构筑“旅游避暑休闲中心、亚高原体育运动中心、贵州西部区域现代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 心和科教文化服务中心”④,使服务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发展现代物流业要求,着眼于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加快物流 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规划和启动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围绕中心城区和工业集聚区, 依托交通枢纽和节点,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功能,尽快打造支持物流体系发展的各类基础设施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重点扶持一批综合性物流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打破区域和行业界线,推进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
(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着力改善民生,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政府职能转移到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硬软件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进程。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
        2、加快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效机制
        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清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加快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变和避免以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兴市,形成我市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我市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以有价的形态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保护。
        注释:
        ①③④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②六盘水市统计年鉴2020
          作者简介:饶华敏(1962-),男,贵州仁怀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面为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管理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