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任振振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任振振
[导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几乎离不开网络和智能产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更是如此。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任振振  山东临沂  276000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几乎离不开网络和智能产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更是如此。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运输,保证进场混凝土的质量和状态满足施工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结构采用不同的浇筑方法,并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然后根据气温等情况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为混凝土强度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因此,要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建筑技术发展迅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基础施工技术之一,其施工质量与整个建设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存在一些问题,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2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  温控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和气温有很大区别。施工前,科学观察施工区域的环境气候,并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可以调整混凝土的调配方法,也可以调整混凝土的注入季节和时间进行控制。例如,控制混凝土结构的配比,适当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混入量,提高混凝土密度,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冬天施工的时候,应该把混凝土的注入时间调整到当天的最高温度,进行保温工作。另外,应调整后续模具的取下时间和顺序,避免因温度问题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2.2  混凝土振捣
        本工程主要采用斜面分层布置的方法,即在统一边坡下一次分层浇筑至顶部。通过插入式振动设备的均匀振动,可以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为保证混凝土振捣的连续运行,可在每台混凝土泵位置配置4台以上插入式振捣设备,分别布置在出料位置、支腿位置和边坡中点,使混凝土振捣环节形成自然流畅的运行边坡。需要注意的是,在斜面中点振捣时,要有专人负责相应区域的振捣,严格按照预期的设计标准控制混凝土振捣的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同时,混凝土在凝固初期应反复振捣,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变化过大而产生裂缝问题。另外,待混凝土二次浇筑凝固后,可拆除构件侧模。侧模拆除后,可对模板进行涂装,为后续混凝土养护做好准备。同时根据混凝土标准控制线路,固定钢筋模。
        2.3  加强抗裂性技术
        在施工中,要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技术,合理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分配。在布置期间,材料布置应根据过程操作方法和技术方法全面实施。从施工准备阶段到实际施工阶段,必须严格管理配合比的问题。一是在原料配比中添加外协剂,控制混凝土自收缩值,采取其他措施补偿混凝土收缩,保证混凝土自收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原料添加期,为了明确混凝土的极限膨胀率,需要实施极限膨胀率试验,全面强化混凝土的电阻。二是追加强化材料。金属纤维、有机纤维等增强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强度。使用钢筋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拉伸强度。第三是加筋。



        经科学试验验证,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使用中选择的钢筋直径和分布间距较小,抗裂效果增强。如钢筋分布间距小于10cm时,混凝土裂缝宽度应控制在0.5cm。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相对较少。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在结构内部加入温度钢筋,对混凝土薄弱部位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此期间,还需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与施工缝的一致性。以上两个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不能相互冲突。所有作业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充分论证防裂技术的标准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需要围绕整个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施工方案,使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3.1运输
        运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必须满足浇筑时的坍落度要求。混凝土离析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预拌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或未经检验,严禁用于施工。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短,重印次数应尽可能少。施工现场混凝土一般采用吊装运输就位。梁、板、柱的坍落度要求各不相同。前者控制在50~60mm,后者控制在45~55mm。另外,为使已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较好的外观效果,可在搅拌站按规范要求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粉煤灰;当模板严密,需要加快周转速度时,也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经监理人批准后实施。混凝土运输和浇筑的允许间隔时间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气温有关。如强度等级低于C30的混凝土,当气温低于25℃时,间隔时间不超过210min;当温度超过25℃时,间隔时间不超过180min。强度等级C30以上的混凝土,当气温低于25℃时,间隔时间不超过180min;当温度超过25℃时,间隔时间不超过150min。
        3.2 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
        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强的自然侵蚀性和塑性。混凝土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构建任意整体。一般对自然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为了防止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很多地方都使用混凝土。另外,具有非常强的塑性,不需要二次加工,可以根据设计模型铸造任意所希望的形状。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石砂、水泥等,采用分层技术制作混凝土。因此,非常有耐心,可以受到高温和恶劣天气的影响。现在,我国很多建筑物采用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还有很多其他优点。例如,原材料很容易入手。制造工艺简单,与运输相应的成本相对较低,耐腐蚀性强,与其他一般材料相比使用时间长。我对很多建筑物有很强的抵抗力。因为可燃性不好,所以耐火性很强。由于其各种优点,在民间建筑行业广泛应用,其缺点是成型后容易破碎。因此,相关企业在使用混凝土施工时,请特别注意。
        4  结束语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需要掺入多种原材料。因此,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应从原材料的选择入手,并根据建筑工程和施工标准要求的强度进行适当的配合比。混凝土很容易凝固。因此,在施工准备过程中,要将混凝土拌合好,避免过早凝固,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提高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水平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施工单位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这也是建设工程质量的最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高洋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7(36):94~95.
[2] 刘继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35):89~90. 
[3]孙浩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现 代装饰(理论),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