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研究 肖少堂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肖少堂
[导读] 装配式建筑目前逐渐成为当下建筑工程中的常见形式,以某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为背景,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优势入手,分析了预制叠合板的结构构成、吊装的技术准备及吊装施工中应注意的重难点问题,并提出技术控制要点,能有效解决施工场地狭窄、叠合板吊运过程容易开裂等施工技术难题,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肖少堂  37112119******121X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目前逐渐成为当下建筑工程中的常见形式,以某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为背景,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优势入手,分析了预制叠合板的结构构成、吊装的技术准备及吊装施工中应注意的重难点问题,并提出技术控制要点,能有效解决施工场地狭窄、叠合板吊运过程容易开裂等施工技术难题,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吊装施工
        引言
        从当前我国房建工程施工中能够看出,混凝土现浇体系应用的较为广泛,虽然这对于城市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严重的浪费施工材料,而且施工环境较差,还存在着质量问题。从这就能够看出,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满足当前需求,那么装配式建筑就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1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叠合板施工技术作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常用施工技术,合理应用这个施工技术手段,不仅能够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规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叠合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工程施工工期,主要是因为叠合板已经在工厂内完成了基础性施工,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叠合板的二次处理,避免相同施工步骤的重复操作,从而保证建筑装配式工程施工能够如期完成。第二,叠合板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配式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经济成本支出。例如,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可以利用预制叠合板进行施工,有效地减少施工中模板的支撑应用,逐渐在工程施工中减少有关这部分施工经济成本的投入。第三,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和钢筋绑扎施工而言,叠合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整个施工操作流程更为简单,不容易在工程施工中因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问题,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第四,利用叠合板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进行施工操作,更好地满足工程后续的建设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规范。基于上述的施工优势,不难发现我国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利用叠合板施工技术开展相关施工活动,是当前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有越来越多工程施工应用这个技术手段。
        2预制叠合板施工方案
        2.1叠合板的制作
        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深化分析,保证构件加工生产的有序进行。在深化分析施工设计图纸时,工作人员不仅要对不同专业技术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施工设计的集合度,还要对相关标记符号进行简化和规范应用,促使专业需求得以精准性表达。同时,要深入分析建筑构件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在施工设计图纸分析之后,对模具的组装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在实际生产叠合板的过程中,保证模具侧模的垂直程度和拼装尺寸,保证模具能够被清理干净,禁止在钢筋材料上涂刷隔离剂。而且,在落实钢筋工程时,要根据构件的加工图纸进行依次安装,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避开预埋构件。此外,需要在地面与构件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进行堆放存储,并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和刚度要求来确定构件是保持立放方式,还是保持平放方式。通常情况下,叠合板构件需要选择平放方式进行堆放存储,从而降低对其质量的影响。



        2.2叠合板的运输、堆放
        叠合板的运输需考虑该运输路段的额定载重以及路径弯道半径,在该路段桥、路的限制载重吨位范围以内合理选择运输车辆。车辆启动应慢,车速应匀速,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止冲撞预制板造成损坏。叠合板采用平放运输或堆放,放置时构件底部设置通长木枋,木枋的放置应严格按受力情况合理分布、上下层放置对齐,运输时用紧绳将叠合板与运输车固定,避免由于自重或运输过程的抖动造成叠合板开裂或断裂。预制叠合板可叠放运输和叠层堆放,叠放层不宜超过6层,且高度不宜超过2m。
        2.3叠合板的吊装
        在叠合板构件的吊装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模数化吊装梁结构进行合理应用。在具体的构件吊装施工中,需要保证4个吊点位置的受力均匀。在腹筋和格构梁上弦交界位置设置吊点位置,促使吊点位置与板块之间的实际距离为20%-25%的板长,并在实际的构件起吊过程中,要保证吊装的缓慢施工作业,增强叠合板构件起吊的平稳性和高效性。在采用锁链吊装方式进行叠合板构件的吊装施工时,需要合理地应用4个闭合吊钩和专用锁链,促使其能够对实际受力进行平均分担,实现多个位置的均衡起吊。在这个过程中,吊起的锁链长度通常是4m,并在吊装叠合板构件时,需要在施工作业位置的上方300mm处略作停留,结合实际的安装施工位置进行方向调整,做好准确的施工位置定位,保证安装施工的质量。此外,在吊装过程中,为避免框架柱上设置的竖向钢筋与叠合板结构中的预留钢筋出现碰撞问题,需要在吊装叠合板的过程中,保持停稳慢放,避免因吊装施工中叠合板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导致板面结构出现质量问题。而且,在实际的吊装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叠合板的安装施工位置进行矫正,如嵌入楔形的小木块进行位置调整,禁止使用撬棍对叠合板构件进行调整,避免损坏构件的边缘位置。在完成楼板的铺设施工之后,要保证构件结构的平整性,避免叠合板下边缘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以及保证叠合板安装组成的密闭性。如果叠合板之间的组合安装出现缝隙问题,需要对缝隙进行封堵处理或者适当调整,保证板底没有缝隙。
        2.4质量控制
        在叠合板运输到现场后,必须要放在预先准备好的场地中,并且有专人来对其进行管理。其堆放高度不能够超过三层,如果是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那么就应该在叠合板的表面增加彩条布,在三天之内必须要能够进行安装。在安装完叠合板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测量标高,如果在这其中发现高度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调整。要将高度的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如果在完成叠合板的安装后,依然发现其平整度不满足要求,就不能够在上部浇筑混凝土。此外,在叠合板的接缝处,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内容来绑扎钢筋,其钢筋应该要能够严格相应距离来进行。并且,在纵筋施工过程中,要禁止弯折,可以在施工前先对其梁下纵筋进行绑扎,然后在安装完叠合板后,在对梁上进行绑扎,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钢筋疲劳而影响其强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装施工中,利用叠合板施工技术手段开展施工活动,不仅要做好叠合板构件的制作生产,还要注重叠合板构件的安装组合施工,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叠合板的吊装施工,提高叠合板安装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参与构件安装施工的技术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促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建筑企业的行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白健.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9(4):59–61.
[2]李有富,吴前昌.高层建筑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应用例析[J].安徽建筑,2012(6):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