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祁龙
[导读] 随着我国电气工程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其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出发,探讨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1502071988021***35  祁龙 

摘要:随着我国电气工程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其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出发,探讨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电气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电气工程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原有的电气化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内涵特点出发,探讨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对于促进该领域相关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电气自动化的内涵
        电气自动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充分借助现代计算机来对相关的电子元件进行自动化控制的总称。电气自动化有效的降低了原有的电气工程成本,将电气工程推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应用范围日趋广泛。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因此,它被广泛应用在电气工程的诸多领域。可以说,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其综合技术指标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技术也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积极的改变。其次,对电子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相关的功能。无论是在信号的采集,还是在相关数据的处理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的辅助,可以说,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客观上也为整个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1.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前景
        (1)智能化程度高:电力设备智能化是电力系统实践性的衡量标准,一般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安装差异较大,两者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控制大电流对电缆及强信号电力电缆来完成的,但目前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与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差别,所以在设计布局中,必须利用二次设备的功能来实现,这样降低了控制电缆及电力信号的电缆用量。
        (2)实现一次设备的线路检测:发电机、短路器、及变压器等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中都属于一次设备,然而一次设备必须要对某一重要的参数做适时地检测,在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趋势,主要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为后续设备状态的检测和修改提供依据。
        (3)光电式电力互感器的应用: 电力互感器在应用中依据相应比例,将输电线上的电流和高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力互感器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电压等级较高,不能进行绝缘。而且输出信号也不能连接到危机化计量单位。最后是由于自身信号动态不断变化,使得饱和状态下信号变动率较高,因光电式电力互感器输出、输入的信号有限,整体此技术在应用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多种应用的困难确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
        (1)减小系统测量的误差。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EIT技术,能够使系统的误差减少一倍,并保证实际的数据测量误差在0.4级以内。因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能够直接转变为数字信号,通过光纤传入到合并单元,从而减少了很多环节的转换。此外,尽管EVT和ECT的误差等级为0.2级,但因信号是以数字形式传输的,灌输环境为全光纤,外部电磁只有轻微干扰,减去了二次转换程序
        (2)提高配电网的防护性能。


为防护电网远距离输送而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因电子式电流互感装置未发生磁饱和状态,所以二次侧电压响应波形可将一次侧电压暂态过程更能直观地反映,从而减少电压基波辅值误差,能够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的防护力,使得继电保护更具可靠性、灵敏性、快捷性,全面的提升电网系统的防护功能。
        (3)实现电力系统的暂态保护性。EIT技术的相位延迟小且带宽,所以电气自动化的线性特性和动态特性较强,可以快速、有效的测量高频信号的相位和幅值,能够保证输送给后续的暂态响应等工作的信息更加有效,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高效、安全、灵敏的暂态保护。
        (4)提高畸变波形的测量精度。过去的电磁式设备在频率特性和动态范围都存在局限性,在频率复杂的环境中,就不能更好的进行测量和保护工作。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适时地管控电力系统提供暂态和稳定保护,对一次大电流数值进行科学分析,确保在任何频率环境下,能够快速的进行畸变波形测量工作。
        (5)提高智能电网维保的安全度。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减少了复杂的绝缘结构,从而避免了燃烧爆炸和高温失效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光纤信号作为集成电路运用的传输方式,降低了小信号电流对传输通道的冲击,从而减小材料质化,减少检查和检测频率。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改进策略
        在上文中主要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围绕其在电气工程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上、安全性上、智能性上以及人性化上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今后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水平的具体实施策略。首先,注重技术创新。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应用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借鉴有余,创新不足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不仅影响着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电气工程应用水平的提升。所以,在这一背景下,要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人才,为其搭建良好的技术研发平台与环境。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攻坚克难,突破技术难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大与国际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组织的合作力度,通过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的方法,来更好的缩短中国与国际电气自动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例如,可以通过成立电气自动化技术国际交流平台的方式来定期的举办论坛,讲座,经验交流,学术讨论等,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下,今后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层面的技术与理论支持。最后,不断的从问题出发来解决当前在电气工程应用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人工智能问题、远程控制问题以及人性化的设计问题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的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应用在民间领域,助推大众生活水平的改善。总之,在我国今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在技术创新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以及满足公众电气工程需要领域进行诸多层面的提高。只有这样,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才会更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以及当前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应用中的改进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相关问题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储神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低碳世界,2016(1):28-29.
[2]田镜.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旬刊,2014(30):24-24.
[3]周希武.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29-129.
[4]白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1):148-148.
[5]王宁.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298-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