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梁智博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梁智博
[导读]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产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对我国农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过度消耗问题十分明显。

青岛阳光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梁智博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9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产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对我国农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过度消耗问题十分明显。我国应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化水资源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引言
        在农田灌溉作业中,采用节水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农业用水技术体系中的相关节水技术,涵盖水资源、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及其管理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农业灌溉相关技术综合管理体系的作用,提高农业领域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效率,使农业经济进一步得到稳定且持续的发展。一般来说,农业水资源主要是由地下水、地面水、土壤水及其他净化处理后的无害废水构成。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应用,例如研究和开发出可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技术、多种类型水源的综合技术以及相关机井的改造技术等。
        1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作用
        农业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农业灌溉用水量在全国总用水量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一些地区采取的灌溉方式比较落后,加上一些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时间比较长久,配套设施已经过于老旧,不利于高效利用水资源,还会浪费水资源。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作中利用节水措施,可以解决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短缺问题。实践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农作物用水需求,合理调整灌溉计划,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作中,利用节水措施可以减少用水量,利用渠道防渗漏技术和喷灌节水技术以及滴灌技术等,利用最少的水量满足灌溉要求,还可以扩大灌溉面积。工作人员要采用针对性的节水措施,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同时可以减少灌溉工作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现状
        2.1新型节水技术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和实施
        和以往相比,国内节水灌溉技术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推广程度有待提高。虽然在一些区域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某些地方受限于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等的影响,没有大范围有效的推广,导致在农田灌溉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发挥新技术的应用。同时,由于国内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设,相关人员在思想上存在不足,这对农田节水灌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大部分农民缺乏节水观念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一些人没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因此没有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在灌溉农田的过程中比较随意,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同时一些人对传统的灌溉方式比较熟悉,对新型节水灌溉措施接受程度较低,导致出现灌溉浪费的情况。
        3提高农田节水灌溉效率的措施
        3.1采用低压输水管道技术
        目前,根据国际上与节水灌溉相关的先进经验,通常是通过低压管道完成输水,再对有水分需求的农田进行灌溉。这种喷灌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初步推广,通过使用低压管道替代明渠,从而完成输水灌溉的节水措施,一般是将水分直接输送至农田,然后利用分水口对灌溉水进行分流,使其可以直接向沟渠等区域输水,减少输送途中因蒸发和渗漏导致的水分损失,最终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低压管道输水方式与渠道输水有所不同,该方式能够使输水途中水分损耗降到最低,并且不会受限于固定渠道,能够根据需求变换灌溉点,达到更好的灌溉效果。但由于需要对管道进行定期维护,因此花费的成本更高。
        3.2完善农业管理规划体系
        完善农业管理规划体系是农业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有助于推进农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节水灌溉技术及相关设备的作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管理规划工作的重视,细致调查并研究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根据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结构,制订出适合其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案以及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对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工作的高效管理,保障地区农业的平稳发展。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基于当前政策规定,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合理制定农业生产相关制度,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技能及知识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实践训练,从而大幅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工作人员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因此在组织训练过程中要做好详细设计。针对不同文化素养的员工,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同时,可以利用图像、影像等方法,深化工作人员对知识的理解,使其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3定期维护设备
        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利用节水灌溉技术,需要定期管理和维护设备。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节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分析节水工作开展情况。合理计算灌溉需求和用水量,确定节水设备是否满足节水要求,科学的管理和维护设备,保障节水效果,同时优化设备使用性能。保障检查工作的精确度,及时解决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因为灌溉问题影响到实际生产工作。例如在检查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落实周期性检查工作,及时处理管道漏水问题,避免浪费水资源。
        3.4合理配置水资源
        事实上,国内水资源比较匮乏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在一些地方可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某些地方水资源比较缺少,甚至有很多干旱的情况。这就要求必须做好水资源的调配工作,农业管理部门需要科学的对水资源进行调配,计算出农业用水的数量,然后制定节水灌溉的模式和措施,精准的调配水资源。
        3.5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有效推广与使用,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确保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维修保养。一是从上级拨款中专门划拨一部分资金用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后续维保,同时引导农民群众自己筹集资金,用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二是相关部门引导社会资本的加入,号召各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企业,如养殖场、食品加工厂等企业与本地区农民群众建立生产合作关系,由企业出资加强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民种植该企业指定的农作物,并将农产品按照市场价格供给合作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充足的资金,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结语
        对中国来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把节水灌溉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现农民收入的提升,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应该对此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呼志礼.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因素及注意事项[J].乡村科技,2019(32):123-124.
[2]于方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黑龙江科学,2019(22):150-151.
[3]宋凤荣.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185.
[4]王建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16):79.
[5]牟国生.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问题[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9):114.
[6]李俊.浅谈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3):97+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