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 米日古·萨依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   作者:米日古·萨依提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是庞大工程,其建设周期长、涉及到的工种多,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想保证施工整体质量,则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控制来实现。通过有效的管理,全面组织工程实施,提高设备运用能力,使技术人员能够全面发挥出技术能力,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目标。

身份证号:6529011983050***4X  米日古·萨依提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庞大工程,其建设周期长、涉及到的工种多,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想保证施工整体质量,则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控制来实现。通过有效的管理,全面组织工程实施,提高设备运用能力,使技术人员能够全面发挥出技术能力,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目标。高效的管理,还能够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使工程建设避免违规,为整体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良好的工程管理还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工程建设会用到大量的材料,科学管理能够保证材料质量,通过材料各个环节的控制,提高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为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现代水利工程中,企业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正视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综合采取上述管理优化措施,以此来推动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促使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特征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其特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管理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要想全面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单纯靠掌握水利技能是不够的,因为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的物理学、水文学、管理学非常多,各个环节都需要具有科学性,不能盲目进行管理,给工程建设增加压力。要全面把握好各个学科的关系,设计出符合工程管理的制度与流程,只有相关管理人员具备不同领域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才能把握好管理的侧重点,全面发挥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相关学科技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业务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实效性。二是管理人范围较大。水利水电工程往往不是以地区为单位划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涉及到管理范围不仅仅是针对一地,要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做好组织协调,有效管理好水利水电工程占据的区域,保证管理效果与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有跨地域的理念,对各地区域地势地形、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要综合考虑,结合区域具体情况,提出可行性管理措施,切实保障工程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三是管理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长,对质量的要求高,为了全面保证进度质量,则要通过良好的管理实施进行推进,但是要想在这样长的周期内形成高效管理,则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特点,不同的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均会导致管理失效,水利工程处于野外施工,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不可抗因素如地震、泥石流等均会造成施工困境,所以说,要全面提高管理能力,解决不确定因素,才能保证质量,维护建设安全。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仅以实际施工要求为基准,最终导致发生了施工管理问题。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同时管理滞后。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2.2现场监管力度薄弱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受到技术限制,现场监管力度较为薄弱,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质量安全隐患,以及纠正违章操作、错误施工、私自篡改工序流程等不规范行为。例如,在传统现场管理模式中,往往采取现场巡查方式,定期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汇总整理进行上报。而在出现不规范行为与形成安全质量隐患时,问题形成与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由于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使得问题严重程度加剧,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和方法不合理
        只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做好流程控制,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质量与效果,更好地维护人们安全。但是,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却存在施工流程不合理、方法不得当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施工过程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最为关键的环节部分,各种质量问题均是由施工不当造成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建设,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整体质量控制,严格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才能避免出现问题,提升整体安全性。虽然也制定了安全质量条例,但是在真正施工时很多人员不能依据条例进行科学施工,施工质量大打折扣。管理不到位导致流程不科学、组织不合理,最终会埋下安全隐患。
        3、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3.1施工质量管理优化
        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方面,为及时发现与消除质量隐患,需要采取以下优化措施:第一,优化质保体系。企业对现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完善补充,简化管理组织结构,明确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构建起长效的质保体系。第二,优化质量保证措施。综合采取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设置多级检验机制等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情况与工程质量的管控力度,例如,在组织保证层面,设置专职质量检验员,负责对施工成果质量进行检测,发现、上报与解决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并开展检查记录、编制专项检查计划、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等工作。第三,专业质控。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管理人员重点对各专业的施工情况与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控制。以土方施工质控为例,定期开展专项质量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平面位置、海拔高程、土方回填厚度、压实度、土石料样本采样送检等,对质量问题采取补救措施,要求相关责任人与质量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3.2加强材料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规模相对较大,使用的工程原材料也种类繁多,而且总量非常大,在采购以后要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存放,防治在存放的过程中出现性能降低的问题发生。首先,在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时要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在符合材料质量合格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材料价格和质量都有兼顾。另外,要注意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材料本身的性能不能发生变化,防治施工材料的浪费。最后在材料使用之前要对材料进行检测,判断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在整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尽量避免工程材料的浪费情况,从而可以有效的对整体的施工成本进行合计的管控。
        3.3强化项目组织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项目组织管理包括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等,其中人的因素在项目实施中起决定性作用。项目参建人员的整体素质,质量、安全意识的高低,团结协作精神,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施工机械设备的到位情况、完好状况、日常维护工作及合理调配等;项目所用材料质量、采购计划的落实情况等都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并决定着项目合同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项目管理者必须认真抓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充分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设备,抓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切实落实材料采购计划,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力求做到人尽所能、物尽其用,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高水平的施工管理换取高质量的施工项目。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均涉及到大量的工程环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恶劣,各地环境、地质、气候不同,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也不同,要想全面保证质量,则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实施,才能实现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石佳.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21):289-290.
[2]韩园.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20,0(24):64-64.
[3]郑帮光.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0):122-122.
[4]王书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管理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124-125.
[5]李泳凯,吴亚穹.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2):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