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育彬
哈密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在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和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物质追求和生活需求有了不一样的期望,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和建设过程中必须更新理念创新施工技术,在保证和提升施工质量的过程中使得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快速推进。在现代建筑理念更新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混凝土工程具备了多样化、复杂化的基本特征,提升浇筑技术水平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真正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施工难点;
1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注意事项
1.1材料问题
在完善混凝土施工方案后,需要明确所需混凝土材料类型。如今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基本上都采用的商品混凝土,因此施工方需要和供应方进行沟通协作,针对施工设计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的应用标准进行明确。在商品混凝土到达现场之后,需要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浇筑使用的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1.2漏筋问题
在一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并拆模之后,发现存在钢筋裸露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失衡的问题。从混凝土施工的角度来讲,浇筑前钢筋保护垫块设置不合理、浇筑振捣不到位等,都可能引起漏筋问题。尤其是在浇筑振捣时,因操作不规范、振捣棒触碰钢筋而出现跑筋,引发漏筋问题。
1.3温度裂缝问题
所谓温度裂缝,即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因内外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扩张,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本身承受极限时,便会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单次浇筑体量过大、振捣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温度裂缝的出现,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点分析
2.1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非常频繁,由于自身特性使混凝土一旦遭遇温度差异过大时便会因自身承载能力,无法消除温度应力而产生不均匀的裂缝,裂缝问题在工程中非常普遍且难以解决。细小裂缝虽然不起眼但是却会使建筑隐藏巨大的安全威胁,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渗漏的主要原因,会影响建筑部分区域的正常使用,随着混凝土裂缝不断地扩大,更会对建筑结构可靠性稳定性造成不少的影响,导致工程出现结构稳定性低下的原因与施工期间混凝土振捣、等工作存在技术失误有关。不仅如此,后期养护工作进行不到位也会使混凝土出现大面积裂缝情况,很多施工人员没有根据现场温度采取降温等措施,比如洒水养护工作进行不到位,使混凝土在温度颜色上出现裂缝问题,为提高建筑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管控力度。
2.2混凝土麻面问题
混凝土麻面一般是在施工后出现,会对建筑外观造成巨大影响,混凝土出现麻面与模板表面清洁工作不到位或模板表面过于粗糙有关,在相应工作进行前,由于木模板的湿润程度不足或是没有进行湿润处理,在后期混凝土过早拆模,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振捣或是养护阶段工作执行不到位,均可能使混凝土出现麻面质量问题,使建筑物出现表面不光滑、缺浆等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不小的威胁。
2.3混凝土蜂窝孔洞
混凝土蜂窝孔洞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非常频繁,相关问题可以从侧面展示出建筑企业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存在技术短板,因为混凝土的配合比存在问题或搅拌不均匀,搅拌超时或搅拌时间过短此类问题的出现,与施工人员技术掌握程度不足有一定的关联。由于技术人员不能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完成混凝土振捣等任务,材料配比也难以遵循要求进行,无法保障混凝土材料达到规定标准,难以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合理控制,影响到建筑外观。
2.4钢筋裸露的问题
钢筋裸露表现非常明显,也是降低工程质量的一方面因素。
在混凝土浇筑振捣阶段,由于钢筋的垫块放置的数量不科学,使模板与钢筋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在此种情况下使钢筋裸露出来,在破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的外观。
2.5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凝固期间与水混合产生一些反应,这种情况被称为水泥水化,水解作用、水结晶作用与水化作用皆为水泥热化状况,混凝土灌注施工很难对水化热进行预防,水化热的出现会让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受到自身性质的限制不能将其中的热量完全的散发出来,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的同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向外散发,会增加其内部的温度应力,在温度应力超过一定阈值(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抗拉应力)时,混凝土的结构发生破坏并在表面出现大量的裂缝。
2.6混凝土处理
混凝土处理是建筑项目浇筑施工的难点之一,混凝土施工需要关注浇筑与搅拌工作,还应该对混凝土处理工作予以高度关注,处理混凝土会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在施工前设计人员按照项目相关信息对施工进行多方面考量,在此基础上给出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到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进行效果,科学的施工方案是保证浇筑可以连续进行的保障,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流程的关注。
混凝土处理工作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任务,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作业,施工人员需要相互协调,提高施工资源的利用率,在各类物资合理应用,施工得到指导的前提下,为混凝土处理达到要求提供保障。
3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策略
3.1改善混凝土的运输问题
混凝土运输需要加强此过程中的管控力度,混凝土完成遇搅拌后将其移送至施工现场,在此过程中必须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塌落度,同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外界因素对材料形成的干扰。如果施工在夏季进行高温天气,会增加混凝土水分蒸发的速度,搅拌车鼓会在运行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使混凝土材料分子因摩擦快速运动增加水分子,碰撞水泥颗粒的次数,由此提高水化程度。
3.2完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施工期间需要完成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建筑后必须考虑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温度,在露天环境中,混凝土在温度以及太阳光照射下溶液,提高内部水分,蒸发速度,由此出现脱水情况。为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状况,必须要开展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湿度与温度,采用洒水养护以及材料覆盖的方式,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质量。
3.3提升钢纤维混凝土技术
钢纤维混凝土通过砼制作形式,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在搅拌动作下使纤维均匀分布,为混凝土施工创造条件。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干、湿两种方法,但是需要确定施工要求,按照工艺流程与工作要点施工,防止砼制作环节出现纤维结团的问题。
4.结语
混凝土浇筑技术虽然可以提升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但若在施工阶段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那么会导致各种建筑质量问题的出现,因此,施工团队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要求,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步骤进行合理的优化,强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提高对混凝土建筑施工细节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杨龙兴.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19(021):127-128.
[2] 王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 版),2019(5):183.
[3]胡晓喆,付强.浅谈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 (35):104-104.
[4] 任江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 地,2019(1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