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水库环境影响及保护——以玉屏侗族自治县芭蕉湾水库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王伟,李建玲
[导读] 本文是在调查芭蕉湾水库工程项目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现状环境监测,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提出了环保措施,为今后类似小型水库的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王伟,李建玲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300000        
        摘要:本文是在调查芭蕉湾水库工程项目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现状环境监测,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提出了环保措施,为今后类似小型水库的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芭蕉湾水库;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芭蕉湾水库工程位于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岩屋口村,距玉屏侗族自治县城约39km。工程任务为灌溉及农村人畜饮水,为5479亩耕地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同时为灌区内岩屋口、迷楼、彰寨、新华、南门坳、金竹等6个行政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本工程为Ⅳ等小(1)型工程,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供水管道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576.80m,总库容为171.0万m3。供水线路由灌溉兼人饮供水管和人畜饮水供水管组成,长4.19km。
        1.项目区环境概况
        芭蕉湾水库工程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低山丘陵区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区内海拔高程一般300~1000m,相对高差50~500m,属中低山区。根据坝址附近玉屏气象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173mm,多年平均气温17.2℃,多年平均日照数1313.9小时,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90mm(20cm)。经计算,冷水江芭蕉湾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993万m3,多年平均流量0.63m3/s。
        根据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区冷水江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地下水水质,除总大肠菌群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
        项目区主要自然植被分为暖性针叶林、灌丛、灌草丛、旱地植被和水田植被5个植被型,人工植被主要包括旱地和水田,多种植水稻和玉米,植被总生物量147871.74t。评价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鸢和游隼,为国家Ⅱ级保护物种;分布有贵州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也未发现名木古树。
        项目区有鱼类11种,以鲤科居多,包括马口鱼、泉水鱼、鲫等,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鱼类,也无红皮书及红色名录种类。评价区未发现成规模鱼类三场分布。
        经现场走访、调查,芭蕉湾水库工程施工区、水库淹没区、供水工程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其他生态敏感区。本工程库区、坝址以及坝下500m范围均位于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冷水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该水源地距田坪镇约6.5km,属河流型水源,为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以及田坪镇经济开发区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约3万人,供水量0.5万m3/d;总面积3.00km2,其中一级、二级保护区面积分别为0.32 km2、2.68 km2。
        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水环境
        本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行期的水文情势、水资源配置和水库水质、水温及水体富营养化。芭蕉湾水库工程蓄水后多年平均供水量277.3万m3/a,改变了水资源时空间分配,保障了下游环境需水,影响了水库库区、坝址下游水文情势;同时,水库水资源和水文情势的改变,以及水库淹没和流速减缓,对水库库区水质和富营养化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此外,本工程还将改变水库库区的水温分布和泥沙情势,但由于本工程主要是迷楼灌区农用灌溉和农村生活供水,冷水江为小型河流、评价河段无鱼类重要生境,因此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很小。
        (2)生态环境
        本工程施工占地和水库淹没,将对影响区域的陆生植物造成占压破坏和淹没,降低本工程评价区的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同时也对影响区域内的动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芭蕉湾水库蓄水后,库区和坝址下游水文情势、水域面积发生变化,坝址下游河段出现减水现象,水生生态随之发生改变。由于冷水江为小型河流,且评价河段无鱼类重要生境,因此其水生生态影响范围和程度均较小。
        (3)环境空气和声环境
        本工程枢纽和施工区的施工时间短、施工强度低,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和噪声场强度相对较低,考虑到工程施工区附近有冷水村组居民点,工程施工会影响该居民点的环境空气和声环境质量。


        (4)地下水
        芭蕉湾水库水文地质资料表明,库区经过防渗处理后不存在渗漏问题。水库建成蓄水后,不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提高而产生土地浸没、引起沼泽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水库建成后,抬高了库区河段河床水位,地下水位有一定雍高,但地下水位升幅小,依然保持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水动力条件,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之间不会互相交替,水库建成后不会改变流域内地下水、地表水的补排关系,不会对上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和水质产生不利影响,仅对近岸地带的地下水流速有一定影响。
        (5)对冷水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经核实,芭蕉湾水库坝址、输水线路(长约269m)、施工道路、围堰等位于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占地面积0.99hm2,占一级保护区的3.09%;输水线路(长约368m)、施工道路、进场道路等位于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占地面积0.89hm2,占二级保护区的0.33%。
        芭蕉湾水库工程为贵州省多项规划中的拟建水源工程项目,也是冷水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供水水源工程,工程任务为灌溉及农村人畜饮水,不属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的禁止类。
        经主体工程优化调整,目前工程施工布置的施工营地、弃渣场等均不涉及水源保护区范围。为了确保坝址施工区的施工要求,目前在保护区内部设有临时施工道路,用于坝址区通往料场、弃渣场和营地的交通道路。
        2018年10月9日,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以“黔环水表【2018】171号”批复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建设项目征求意见表,原则同意该工程选址,禁止设置排污口,严格按照环评结论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3. 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
        针对本工程施工期废污水特点,基坑废水采取投加絮凝剂、沉淀措施,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为沉淀池处理,机械含油废水选用沉淀池+成套油水分离器+蓄水池工艺进行处理;废污水经处理后,优先综合利用。生活污水采取三格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后用于农田灌溉。运行期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用于周边农田灌溉,禁止排入河道。
        (2)生态环境
        根据本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生态影响的避免、削减和补偿等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恢复植被覆盖率和动物生境等措施;针对本工程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购买滤食性鱼苗进行放流和释放生态流量等措施。
        (3)环境空气和声环境
        针对本工程对周围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影响特点,提出了优化施工工艺、在采用除尘、防噪措施,施工现场及交通道路洒水抑尘、公路养护,随噪声源、传播途径、交通噪声、爆破噪声等实行控制,在居民敏感点附近设置隔声设施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区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影响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地下水
        在落实废污水处理、水库水质保护和控制水库渗漏的基础上,落实相关区域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规划,加强输水管线的防渗处理,建立地下水环境健康体系,加强水库运行期的地下水监测。
        4.小结
        芭蕉湾水库工程以农田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等功能,兴建该水库,对改善当地农业灌溉条件,解决迷楼灌区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合芭蕉湾水库工程环境保护情况,总结小型水库环境影响、保护要求如下:
        小型水库主要环境影响为施工、水库淹没、工程运行等活动对水环境、陆生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将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相应的工程避让、保护环境敏感区,施工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以及运行期生态恢复措施后,不利影响可以得到预防和减缓。
        参考文献:
        [1]广州市金坑水库流域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李品一等,《广州水利水电》2015年1月
        [2]大黑汀水库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马权  《海河水利》2012年第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