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绿色施工技术,就是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工程施工管理方式,采用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从而有效解决传统施工过程中破坏环境、噪声污染、浪费资源等问题,形成一套文明施工的现代施工模式。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节约资源;施工应用
1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其主要目的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乎着资源的供应以及社会的发展,在当前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之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以环保为大前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我国发展和建设的基本原则。自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以来,建筑施工给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困扰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而且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和周围人们生活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突出,因此积极开发和研究绿色施工技术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2绿色施工
2.1 概念
所谓绿色施工,是指在坚持现代建筑环境保护理念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相协调的基础上,针对绿色工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实施,而研究建立的一种完全具有综合现代型和环保型工程性质的建筑施工工艺理论体系。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先进精湛的工程技术管理手段,以有效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为工作重点,把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重点。首先,减少各种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污染,将这些负面影响最小化,将高效率、低消耗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并最大程度地节约和再利用资源,例如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水电资源和建材。同时,减少影响物质和文化资源的生产,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清洁生产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保护,以及减少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其他关键方面的环境污染。绿色施工技术理论是在促进现代人类建筑施工技术相关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出来的部分,可以为现代人类营造和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现代人类居住,是有效改善现代人类的自然动态生活环境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
2.2 原则
绿色环保建筑主要研究的是建筑物自身的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程度、节能与否以及环境是否环保,然而新的绿色施工法则是为了研究达到正确实现建筑绿色环保这一重要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和实施的一种施工行为上升的准则。绿色施工管理是由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创造绿色建筑这一美好发展目的,而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共同实施的一种工程管理与目标控制的手段。
2.3 特点
绿色施工和其他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手段相比,最为明显的本质特征和基本优势就是对于建筑环境的合理保护和对于建筑资源的合理节约,不仅仅要能够有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工艺质量,同时还要注意对于建筑环境的合理保护和对于建筑资源的合理节约,符合国家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绿色施工的正确进行与有效开展,主要依赖于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尽可能多地使用健康无污染的绿色施工建筑材料,看重绿色场地选址的科学合理性,由此可见,绿色施工在每个施工阶段和环节都强调充分发挥建筑资源的最大综合利用率和价值,将绿色施工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节水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量的水资源被使用,在许多建设环节会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在建筑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较多,特别是在混凝土制作阶段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为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节约水资源,需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体现出绿色施工技术的本质。在工程开始之前,需要合理规划各个施工环节,根据施工的特征和过程确定施工的额定用水量。项目经理部可以根据项目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合理地计算、预测用水量,保证各个阶段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避免水资源浪费情况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水的收集,尽可能节约水资源;通过合理的、多层次的规划,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保护和二次利用。
3.2节约施工用地
应准确掌握保护施工现场及场地周边环境的主要基础排水设施以及排水管线的合理分布情况,保护施工场地内保存现有的极具地方历史特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物古迹。如园区需规划设置临时远期施工建设用地,应严格遵循施工用地建筑面积控制最小化的基本原则,合理进行规划设计,使园区平面建筑布局路线规划得紧凑、合理,提高施工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在设计铺设临时施工现场专用道路时,应尽量采用临时施工道路与永久施工道路相交叉结合的铺设方式,可以考虑采用基于环形通路的整体铺设设计方案,减少临时道路的建筑占地面积。
3.3保护施工土壤
为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施工前应及时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措施。由于填土施工造成裸土渗漏,应及时在填土区种植大量速生林和草木种子,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在特殊情况下,在填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渗漏,应及时建立地表径流安全性。排水系统,稳定的排水坡度,安全的植被覆盖等保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发生土壤堵塞,渗漏,溢出和其他裸露的土壤现象,例如湖塘,隔油池,化粪池等。应当及时收集并清理各个储罐中的化学沉积物,并送到合格的处理单位进行清洁和运输;池中的有毒有害化学废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及时回收利用,并送至资质相关处理单位处理。它不能作为建筑垃圾直接运出,以免污染土壤并渗入地下水。临时施工结束后,应定期对土地进行恢复,临时施工活动中因破坏土地上的动物植被(一般指临时施工用地)。与当地城市园林、环境保护部门或当地野生植物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和部门开展技术合作,在原有的生育发达地区种植适量当地或其他适宜的野生植物,恢复原有已开发空地的平原地貌或进行科学的空地绿化,对土地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破坏的植被进行水土流失修复。
3.4控制水污染
根据设计和施工现场可能产生的工业污水的不同水质条件,实施与之直接对应的各种防治排水措施,如设置污水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等;对整个环境水质进行监测对需要排放的工业污水水质,及时出具专业权威的污水水质检验报告,确保污水排放总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3.5新型绿色节能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积极应用新型的绿色节能材料,以减少施工中对资源的消耗。在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通过应用可再生性合成材料替代部分水泥,以达到降低水泥用量的目的,采用合成材料替代部分水泥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导致的混凝土构件裂缝问题,为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增强绿色节能意识,加强对新型绿色节能材料研究力度,科学运用绿色节能型施工材料,降低施工成本,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3.6新型绿色节能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扬尘、噪声等污染,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增强绿色环保意识,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施工单位建筑工程的施工实践中应采用洒水扬尘、设置保护带等方式减少建筑施工的扬尘污染,并积极采用新型的低噪音技术设备进行施工建设,以降低施工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并妥善处理,避免建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4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措施
大多数施工承包商在采取这些绿色施工技术时是比较被动、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比较单一的,还不能够积极主动的从事绿色施工。事实上,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还包括了其它大量的内容。它同绿色设计一样,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等。真正的绿色施工应当是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施工中去,将整个施工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科学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技术除了文明施工、封闭施工、减少噪音扰民、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等外,还包括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或能源,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
大多数施工承包商注重按承包合同、施工图纸、技术要求、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没有运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高新技术充分考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并未随着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运用而得到充分的应用。施工企业更没有把绿色施工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未能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以下措施
4.1绿色技术施工的可行性
要说真正发展这些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广泛推广,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政策导向。在这些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广泛应用过程中,要同时推进技术创新等多种措施,有效减少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早期施工操作,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与过程质量、进度和安全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因此,也需要不断地、逐步地提高建筑建材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建设项目的早期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的工程管理技术和方法。
4.2提高社会的绿色意识
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就发展绿色高科技应用达成共识,绿色社会价值实施标准和绿色行为管理模式,才更有可能在我国社会各个经济阶层逐步形成。因此,增强经济社会人民大众的开展绿色工程技术建筑施工管理意识,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针对当前人们对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的基本认识还不够充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仍然应当积极开展更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知识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要尽快让绿色施工相关企业,真正充分认识和做到开展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不断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公众不断日益增长的绿色环保生产需求;其次,可以尽快建立一批示范性的优秀绿色施工项目及绿色施工企业,加强对优秀企业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知识宣传和研究应用推广力度,要认真做好优秀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施工前后经济收益效果的分析比较,为优秀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积累有效资料。
4.3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
绿色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有效推广与发展,离不开国家健全有效地自律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的保障。目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先后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造技术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等相关文件和技术标准。但是,对于未来绿色节能建筑的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自律性法律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需要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实践过程,而需要不同学科、不同行业、多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自律法律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的完善,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不断深入调查和不断努力。
5结语
利用现代科学合理的节能绿色施工技术,做到最大限度地有效节约各项建筑资源,降低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行为,以利于实现城市建筑施工的绿色化,实现节能、节水、节约用地、节材和有效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贤文.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建设科技,2020,(20):107-108.
[2]褚洪俊,郑成锟,黄技泓.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52+161.
[3]朱玉林.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9):147-148.
[4]陈金坤.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J].陶瓷,2020,(10):102-103.
作者简介:宋鹏,男,出生1983年9月,工程师,国家注册工程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及技术咨询等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