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道桥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张雪富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各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张雪富
        身份证号码:37142619870808****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各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路桥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路桥工程的快速发展,路桥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目前,预应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路桥施工中。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然而,预应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道桥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是由高强度混凝土和高强度钢材混合而成,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加压力,对高质量钢材进行张拉,利用其回缩力,促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到压力,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拉应力控制在小范围内,预应力结构在外荷载压力下,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随着负载增加引起混凝土受拉,能有效缓解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改善工程建设质量。
        1预应力技术的内涵
        1.1应用范围
        基于在实际工程中能大大提高建筑质量、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特点,预应力技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泛,其解决了大跨度、设计复杂的建筑结构相关问题。同时,自国内外发展采用有黏结预应力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以来,预应力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形式,是现代大跨度建筑施工中一种建筑结构安全、运用稳定的核心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转换结构及特种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技术原理及施工条件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指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采用人为方法,在结构受拉区域张拉钢筋,结构内部利用钢筋弹性回缩会形成一种应力状态,对混凝土预先施加压力,这种压应力与使用阶段中所产生的拉应力相互抵消或部分抵消,以此限制裂缝发展或使裂缝发生推迟,使混凝土抗裂度提高并达到结构刚度。预应力技术可扩展使用构件的应用范围,能够使强度材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并可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减轻构件自重,但预应力技术施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条件要求,由于预压应力大小是由预应力钢筋数量及张拉应力所决定,故要求预应力具有较高强度,否则会影响构件制作和使用,造成构件损失。其次,预应力钢筋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黏结性,以此确保结构在破坏之前有较大的变形能力。
        1.3施工工艺区分
        预应力技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后张法可以通过有黏结、无黏结和缓黏结等工艺技术实现,这两种施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别。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在结构或构件中预留孔道(或孔道中先穿预应力筋),当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后,实施预应力张拉,并在结构中通过专用锚具锚固张拉力后,将水泥浆灌入孔道;而无黏结(缓黏粘)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则是将灌浆这一步骤省去,在选用预应力筋方面也有所不同。
        2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由于太阳光对桥梁各个部位的日照强度不同,会对混凝土的凝固效果产生不同影响,因此会降低桥梁工程的受力程度,对桥梁工程的施工产生极大阻碍。
        2.2施工监测中的误差
        利用预应力原理,进行混凝土桥梁工程施工时,通常会采用大量的监测设备。而施工监测中的误差,会严重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发生。导致施工监测设备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

由于施工监测设备安装时稳定性不足,因此进行数据监测工作时容易产生误差,且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数据计算步骤较为繁琐,较容易导致监测数据出现误差,阻碍桥梁工程的有序施工。
        3优化我国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3.1严格落实预应力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
        道路桥梁路面施工作业的开展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钢筋材料与混凝土材料,两种材料与预应力技术相结合,可提升建筑材料的抗压性,可避免材料发生变形。在道路桥梁工程表面施工作业中科学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减少路面出现裂缝现象,充分增强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在路面维修工作中耗费人力、物力等资源,在增强工程成本效益的同时,延长了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工程建设团队应健全完善建筑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制度和储存系统,整合道路桥梁施工结构,在预加压过程中优化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避免出现道路桥梁裂缝现象,充分保障桥梁工程的使用性能。施工团队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审核时,须预先考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承受的压力。道路桥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发展重要部分,须严格控制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全面监督施工的每个阶段,充分落实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避免因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引起的工程质量缺陷。建设团队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控制预应力施工技术质量。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与预应力施工技术相融合,关注预应力施工技术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特殊因素,应用高效率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
        3.2优化道桥工程人员管控和材料管控
        在实践中强化预应力施工方法的探究与应用,可全面提高道桥工程的施工水平,为提升路桥项目施工质量奠定稳固的基础。在具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引起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为了防止操作问题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应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在实际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不断强化工作人员施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须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施工材料抽检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安装位置,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应及时更换工程中被堵塞的管道,确保预应力技术可得到有效应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须重视张拉处理,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提升其实际上的应用性能。为了提升预应力技术的使用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张拉处理工作,保证路桥项目建设质量具备良好的基础。工作人员须选择合适的张拉工具,保障张拉处理的效果,提升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在张拉处理中应严格控制张拉强度,通过分析路桥项目具体荷载作用力测算张拉强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控张拉强度,确保预应力施工方法可产生明显效果。
        3.3严格管理装备管理和施工工序
        建筑材料的不合理使用会使工程结构接缝位置出现裂缝,导致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力下降,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和施工工艺,施工人员须升级施工技术,及时解决工程病害问题。预应力施工技术装置管控不当会破坏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应不断优化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以实现道桥工程使用性能的稳步提升。工程施工团队在实际施工前应合理分析各种压力因素,科学安排施工的工序,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施工活动的内容,确保具体施工符合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确保在实际施工管理中落实现代化的施工技术。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道路桥梁工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更重要的是,在预应力技术作用下,可以改善路桥的结构特性,有利于提高路桥质量和可靠性。在今后的施工中,应掌握其在各个环节的应用要点,为提高路桥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加宾.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163-164,167.
        [2]杨庆.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8(19):65-66.
        [3]王传强.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5):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