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技术在多网融合环境下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朱昆
[导读]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持续增快,互联网也在人们实际生活当中占据了显著的作用。
朱昆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会议中心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持续增快,互联网也在人们实际生活当中占据了显著的作用。而随着5G通信、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应用,通信工程的技术水平也在先前的基础上迅速取得了突破,特别是现阶段基于融媒体、云平台以及物联网等载体技术和智能算法的研究,为信息通信工程的未来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基于多网融合背景的通信工程技术的应用正逐步凸显价值。
        关键词:通信工程技术;多网融合环境;应用
        引言
        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后,能够以客户需求为准,精准定位各类应用目标,然后将高效率、高品质的信息服务系统工程服务提供给客户。从实质上讲,多网融合技术既具有理论特性,也包含了实用技术特征,能够在光纤网络、IP/TCP协议基础上,通过协作方式提升通信工程稳定性与高效运行。
        1多网融合技术的概述
        所谓的多网融合技术,主要是通过技术层面的手段,把通信工程里面的各类型网络以及信息服务进行综合,同时也会纳入办公自动化以及事故救援查询平台等等,简而言之,也就是与之相关的多个系统都被纳入其中,形成网络控制和宽带信息网相连接的综合体。在连接的过程当中,数据信息传播所依赖的基础就会转化为光纤网络,其中IP成为了协议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会在不同子系统的作用之下,形成一种系统性和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对于多网融合技术来说,在通信工程的应用实现技术和内容之间的有效结合,也实现了信息网的接入和控制,可以进一步完成管理系统的应用。简而言之,多网融合技术它会借助宽带网络的优势实现科学技术之间的联合使用,促进多种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做好分析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控制。把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信息工程当中,可以使得系统性和一体化的管理成为现实,进而提升便捷性,增加用户满意度。
        2技术应用环节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多网融合的普及应用切实实现了网络通信质量的提高,但是考虑到技术体制上的兼容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安全隐患。鉴于通信工程中宽带机制下各子系统之间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兼容性的问题以及安全机制风险,假设某一环节遇到网络攻击、病毒破坏等实际问题,可能会实质性地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工程的可靠运行,也极大地威胁着系统安全与机制稳定。因此,在实现有效的多网融合时,实际上整个通信网络系统中多类多型多样的系统技术均需要依托自身的安全性,实现持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并实时监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多网融合技术能实时满足整个通信工程应用的高效运行和系统稳定,在技术应用周期上极大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约了经费,同时还赢得了大量的时间。但因通信工程系统需要满足快速准确接入运营网络的前提条件,所以整个系统体系的安全性要求受到了更大考验。当整个通信工程试图融入多网体系中时,由于子系统可能存在着安全性隐患和兼容性问题,某一子系统出现的问题同样会让其他的子系统出现其他问题,进而对整个融入过程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能否满足系统融合时需要的操作行为,对整个通信工程的系统维护能否造成积极的影响,这不仅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多网融合过程中尽量减少外在因素对通信工程的干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3.1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沟通
        通信工程中的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属于系统性工程,采用了统筹规划办法。因此为了有效加强对三大运营商的有效协调。应该以技术为准,对其利益格局进行一些合理调整,尽可能通过市场要素配置资源功能,对其差异进行一些合理协调。比如,技术冲突方面的问题,可以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工程运行程度加以处理;运维管理冲突方面的问题,则可以通过集中管理、统一培训的方式加以化解。

对于核心的利益冲突问题,则应该尽可能通过市场交易方式,使三者能够在多网融合过程中,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在业务合作中,扩增各自的利益,化解因业务竞争造成的各类矛盾。另外,在通信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现阶段大范围推广的5G通信技术已经在传送速度与传送效率方面上升了一个量级,目前应用经验表明其常态化速度均可达到10Gb/s;与传送速度和效率的提升相比,我国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内容复杂性正在增加、多元化的交互功能正在逐渐增强。
        3.2优化系统的设计
        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当中应用,要想避免由于受到网络攻击导致整个工程出现瘫痪的现象,就需要从被动的状态转换为主动的状态,要注重强化通信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整体安全管理的效果。首先,需要对各个子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开展定期的严格检查和网络维护,对其中运行的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安全筛查,然后再提供相应的准入。其次,需要加强系统终端的完善操作,进一步做好终端的安全保障措施。最后,需要进一步根据网络安全规范方面的要求做好整体的管理工作,对于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信息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查,强化安全管理和网络维护工作的开展,建立起一个一体化的模式与系统。
        3.3夯实能力,提升素质
        对于工程技术应用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的素养、网络技术团队的能力至关重要。确保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解决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才能满足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有效应对通信工程技术在多网融合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于通信工程技术应用问题,建立专业性的网络技术团队是必要的,除应当确保成员拥有专业的网络基础和技术融合知识外,还应当能够熟练地完成相应的网络操作。因此,在如何充分利用多网融合机制实时处理通信工程应用的问题上,技术人员是关键因素,需要高度重视。
        3.4分析技术,完善应急预案
        多网融合后的通信工程系统结构应用时,应该以技术路径作为基本的突破口,借助技术概念界定、工作原理剖析,合理的追溯影响其稳定性的各类因素。从而制定出较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另一方面,有必要将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结合起来,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视角,对其整体上的不确定因素、局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如制定出不确定因素清单,再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处理。具体而言,在设计环节、建设环节、技术应用环节、运维管理环节,可以根据不确定因素、故障范例清单的制作,相对快速、精准的分析其中存在的故障或问题,并借助应急预案对其加以处理。
        结束语
        现阶段,将通信工程技术应用于多网融合机制中,能够切实有效提升数据网络信息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这对于打破传统体制的技术瓶颈、有效改善信息通信能力水平、高效满足用户终端的智能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技术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安全性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整个通信领域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磊.试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21,15(1):154-155.
        [2]吴琼.我国通信工程的发展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J].写真地理,2021,17(1):363-364.
        [3]王宏伟.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化及信息系统管理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76-77.
        [4]孙莉.关于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9):149-150.
        [5]张露.关于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3):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