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李文元
[导读] 以灌浆技术为研究背景,对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项目中的实践要点进行分析。
        李文元
        青海平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以灌浆技术为研究背景,对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基础工程项目中的实践要点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灌浆技术材料的使用标准与灌浆方式,而后对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探讨。希望论述后,可给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帮助,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灌浆技术;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到的灌浆施工对整个工程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务必要高度重视。因灌浆施工大多是在隐蔽的条件下进行,且其中所面对的情况比较复杂,而灌浆所用到的材料以及施工所采用的方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正式的施工务必要根据现实的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方式。施工时还应加强灌浆操作的技术提升,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为更高效工程施工提供切实的保障。
1灌浆材料
1.1水泥灌浆
        对于水泥灌浆来说,通常都有着较为突出的胶凝性,而相关的施工也比较便捷,因此在水利等相关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要想切实地保障具体施工的稳定与高效,所采用的水泥应确保颗粒以及稳定性和胶结性的达标。例如硅酸盐大坝水泥,对于特殊的情况也可采用抗酸水泥。水泥细度与灌浆施工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应高度重视。因细粒水泥浆液比较稳定,且强度较高,同时其他各个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因此在灌浆施工中所达到的效果更为理想。对于裂缝较大的情况,还应掺加一定量的砂和粘土,如此所达到的效果才会更为科学高效。
1.2粘土灌浆
        对于粘土灌浆来说,粘土的选择应确保分解性以及吸水膨胀等相关情况的合理,这样所达到的施工效果才会更为理想。灌浆所用到的粘土浆,应精细地进行拌制,各个环节都应确保严谨精细。要想提升浆液的胶结性能和后续凝固的稳定,水泥粘土浆在规格上应达到既定的要求,且应在配比上高度重视。
1.3化学灌浆
        化学灌浆主要采用的是高分子配制的溶液,在灌浆施工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此类灌浆在防渗和堵漏方面效果显著,环氧树脂和水玻璃等都是常用到的灌浆材料,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根据现实情况选择使用。但因此类材料毒性较高极易危害生态环境,且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繁琐,因此此类方法采用的几率较低。
2岩基灌浆
2.1施工准备
        在灌浆技术施工之前,需要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内容包含了人员的组织、材料规格、数量准备、机械设备以及临时用电等。同时,在项目开展之前还需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要求工作班组人员可以了解施工蓝图设计内容,掌握工艺操作方式以及工程质量、安全要求等。
2.2钻孔
        灌浆孔通常是在回转式钻机的操作下进行,对于孔深小于10m的情况,也可采用风钻具体实施。因钻孔质量与灌浆操作的进行息息相关,因此其中涉及到的孔向和孔深都应符合既定的设计要求,如此灌浆即能顺利地进行。对于钻孔岩粉细屑较少的情况,并不利于堵塞孔壁裂缝的使用。另外还应注意的是,钻孔的方向不可偏斜,深度也应符合既定的要求,这样在防渗方面即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3冲洗
        由于钻孔完成后,孔底和孔壁上会有一些残留的岩粉,因此应对其进行精细的清理和冲洗。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较为规范的顺次进行,钻孔应首先冲洗,而后是岩层裂缝,各个部分都应确保精细严谨。冲洗应采用压力水进行,这样相应的操作在质量和效率也会比较理想。为了提高冲洗效率和质量。另外还应关注冲洗时的压力,通常应保持在同孔段灌浆压力的80%左右,以免出现岩层松动或是变形的不良情况。


        通常情况下,还应确保孔内回水流速的稳定,以为高效的冲洗和岩粉清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一般可采用扬水冲洗,通过钻孔敞口和通气管插入孔底的布置,进而在压入高压空气的条件下进行清洗处理。对于岩层裂缝的清洗,通常可采用单孔和群孔的方法进行。单孔冲洗,应将充填挤到灌浆范围以外的地方;群孔的冲洗,应将裂缝中的充填物带出敞口。要想切实地提升冲洗的水平和质量,可在冲洗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物,例如碳酸钠或是氢氧化钠等,以为充填物的高效溶解提供有利的条件。
2.4压水试验
        要想更为高效地推进灌浆施工,还应进行特定的测试,这样后续的操作也会更为稳定高效。具体来说,可通过测定单位吸水率的方式,以判定岩层渗透性能的达标。另外还应注意的是,灌浆进行之前还应进行压水测试,以确保灌浆符合既定的施工要求,这样后续的施工才会更为理想。
3灌浆施工
        在灌浆施工阶段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技术规范以及质量控制要求,对整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能够有效开展。
3.1灌浆方法
        灌浆的方法就本文的论述情况来看主要有纯压式和循环式两种,前者可返回地面,后者能够重复使用。具体来看,纯压式更为便捷,且扩散的效果更为突出,但浆液流速较小的现实情况,也就使得沉淀和堵塞管道情况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如此一来,灌浆的质量也会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方法针对的是吸浆量大且缝隙和孔深不超过12~15m的情况,同时溶液又比较稀。对于循环式灌浆法,对于水泥和粘土灌浆比较适宜,通过两部分的有效分配,以切实地保障总体推进的稳定与高效。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方法应在充分分析进浆和回浆浆液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还应判断岩层的吸浆情况,这样后续的操作才会更为稳定。另外还应充分参考以灌浆顺序设定的四种灌浆方法,当然也应在充分分析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有序推进。
3.2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主要是指灌浆在灌浆段中心部位承压的压力。要想切实地保障浆液稳定压入裂缝以及浆液扩散的高效,通常可通过增大灌浆压力的方式实施,这样防渗和固结的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还应注意灌浆压力的适宜,压力过大极有可能出现裂缝扩大或是抬动上部岩层的不良情况,而压浆挖出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鉴于此,在压力控制上应淋洗精细全面的把控,从而为整个灌浆施工的高效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相信在各个方面精细严谨落实的基础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必定会越来越科学合理。
3.3浆液浓度的控制
        在灌浆环节为了提升灌浆效果,需要严格按照吸浆量变化情况对浆液的浓度进行优化调节。通常而言,浆体稀其稳定在则更高但,但也存在局限性,稀浆很容易扩散到其他位置出现材料浪费等情况,导致岩石缝隙与结石缝隙分离。而稠浆凝固性能高,可以提升粘结面的性能,可以提升防渗效果,但是其流动性不足,扩散范围窄,针对细小缝隙很难灌进其中。所以,考虑到施工质量温度在进行浆液浓度控制时,需要按照项目的需求进行调节,在实践中,按照每一级的浆液稠度适当的测试,当一级稠度满足施工要求后,可通过替身灌浆压力增加浆液的灌入度,从而达到施工要求。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筑阶段中,基础工程质量好换关系着整体项目的质量。基础灌浆技术在应用时发挥出的效果对工程质量同样产生一定作用,因此在灌浆技术应用时需要从方案准备、技术应用以及施工过程管理等方面做好全局控制,保证每一个施工细节均得到管控,只有这样才能将灌浆技术的应用效果发挥,才能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宗福.浅谈水库放水隧洞防渗补漏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8).34,36
[2]文丰.水库坝基防渗漏施工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9).131-132.
[3]李涛涛.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2).71,73.
[4]杨爱莲.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的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5).1077.d
[5]吴晓芳.帷幕灌浆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1191-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