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超
山东盛大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250000
摘要:地基基础通常是建筑架构最下端的结构机制,具体包括黏性土、岩石层、人工填土、砂土层等。建筑工程的负重一般较重,且一些地区的土质岩层无法完全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因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加固处理,这样才能使得建筑工程顺利实行,同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当今时代的城市项目建设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求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深入剖析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运用特点,经过健全该技术实践运用的前期工作,选用恰当、合理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保证建筑架构的安全与稳固,从而有效提高当代城市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准,确保建筑使用人员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威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的相关理念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稳定性较为重要,其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地基的承载力达到施工标准要求时,建筑下部结构可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可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固性,避免其出现不均匀沉降。
地基具有天然地基、人工地基两种形式。天然地基可基于地质本身状况,对原有的土层进行处理,使其承载力达到施工要求,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无法深埋。人工地基是基于天然地基存在的问题,使用人工手段对其进行改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以确定埋深,提升地基承载力,实施有效的桩基础施工。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
2.1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该技术大部分情况下被运用到高层建筑项目的地基基础作业环节,地基施工技术工作者应当在施工活动开始以前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有关施工过程和实际的作业标准,娴熟运用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第一,地基作业管理工作者逐一审查地基建设计划的各个方面,保证地基建设机械、原材料、人员的充分供给.
第二,地基建造监督管理单位,应当结合地基工程作业的疑难点审查开挖计划,保证基地作业的所有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第三,地基作业人员在挖掘土方时应当基于作业现场的现实状况进行有侧重性的建设,对设计图和施工现场开展深层次的探究,确定科学的地基挖掘地点,保证孔位、坡度等都达到施工标准。
2.2做好土层夯实与碾压工作
因为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作业比较复杂,例如施工区域内部的含水量较高,或者地下水位过高,均会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的有序进行,施工人员就要加强土层夯实与碾压,不断提升施工区域土层结构的稳固性。在对土层进行夯实和碾压期间,施工人员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选择夯实和碾压施工设备。结合施工场地内部的实际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碾压设备,不断强化碾压效果。
(2)在对土层进行夯实和碾压时,施工人员要合理控制落锤高度,确保后续施工期间的落锤高度保持一致,若落锤高度不一致,某些部位就容易发生坑洼现象。同时,在落锤过程中还要适当降低落锤速度,在提高施工作业区域土层紧密度的同时,不断强化土层夯实效果。
2.3排水施工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改变较为疏松的地表土质,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排除其土壤中的多余水分。部分空气潮湿的地区,地表泥土的含水量较大,若不进行排水处理,其土层结构硬度无法达到地基基础施工要求,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为此,可在建筑工程地基周围设置砂井,在塑料排芯板上打孔,并使用灌砂的方式排出土壤中水分,使土层结构更坚固。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成本较低的特征,可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
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要点
3.1合理选择桩基础类型
常见的建筑工程桩基础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静力压桩施工工艺。如果使用传统的打桩机进行施工,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给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减少施工噪声,施工单位可以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采取静压方法,将预制桩压入到土壤内部,施工噪声比较小,而且作业成本低,适合应用在靠近居民区的软土区域建筑工程施工中。
(2)振动沉桩施工工艺。在施工环节,施工人员施工采用桩定加装振动器,通过利用向下的作用力,将桩身挤入到土层内部,形成稳定的桩基础。为了减轻施工作业压力,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采用小范围锤击方式,待桩身进入到地基2m之后,方可加大锤击力度和高度。这种桩基础施工方式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其优点是施工设备比较简单,而且操作流程便捷,施工作业效率较高,能够应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中。
3.2完善施工方案
处理建筑工程桩基础时,应深入施工现场,全面勘查施工现场,找出引发事故的原因,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性质。施工人员应明确桩基础处理目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桩基础处理方案。相关人员应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并对其进行审核,不断修正和完善处理方案,弥补其中的不足,避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针对未完成的施工部分,应加强管理,并适当调整施工方案,做好技术性预防工作,以降低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风险,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安全隐患,需要反复检查桩孔的深度,核对岩石沉渣厚度、持力层深度等各项数据,检测其是否符合施工标准。若发现存在不达标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改善,以保证钻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基坑开挖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相关测试工作,并进行数据记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基桩施工的顺利开展。
3.3注重挖孔桩工序
目前,常见的挖孔桩方式为机械开挖、人工开挖两种方式。若采用人工开挖作业,需要将其深度控制在80~110cm之间,再做好混凝土护壁浇灌工作,应有效连接上圈、下圈的插筋,须达到施工工艺规定的目标深度。再开始扩孔,安装钢筋笼,实施混凝土浇灌作业。钻孔前需要确定钻孔的位置,彻底清理孔底的杂质和残渣,再进行钢筋笼安装工作。一般情况下,钻孔桩的直径为600、650mm,桩长15~25m之间。
3.4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规定标准要求,在施工完毕后,还要加强养护力度,从而为后续的建筑桩基础施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沉桩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放样,确保桩基的垂直度满足规定要求,减少施工测量误差的出现。
除此之外,因为在建筑桩基础施工期间会涉及较多的施工材料,若某项施工材料质量不满足规定标准要求,就会明显增加桩基础施工成本,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建筑桩基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各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从施工材料的供应、采购与运输等环节入手,加强日常检验力度,确保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点的有效分析,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筑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质量。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要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提高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广志.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砖瓦,2021(1).
[2]王鑫.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及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
[3]周业深.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5).
[4]张咸昌.浅谈建筑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现存问题与解决措施[J].城市建筑,2019,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