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7期   作者:谢丽娟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

        谢丽娟
        天城建业北京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然而,建筑工程领域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国家有关部门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来指导建筑工程领域的质量控制。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会关乎建筑的实用性、功能性与安全性,因此,作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本文针对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有效地质量控制对策,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强化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满劲头,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这个过程离不开建筑业的繁荣。但是伴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从未缺席,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倾注更多关注,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抑或是政府部门都要提升质量监管的力度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夯实基础。
        1工程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1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建筑工人大多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上过高中的只有少数人,而且也没有参加过相关技能培训,加之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也也偏老龄化,现在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从事风吹日晒的体力活。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又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因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从事建筑行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存在不专业的问题,由于企业对相关人员的要求不高,导致很多人员都没有相关资质就上岗操作。出于成本考虑,企业也不愿意花费资金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而且员工本身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整个行业从业者的素质不高。
        1.2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尽管已经完善了建筑施工的法规,但是很多从业者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淡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少企业不按规定施工,存在擅自开工、压缩工期的现场,对施工人员没有培训指导就上岗,对施工材料不经检验就使用,这些问题都给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3信息不对称
        在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由于了解到的信息不同,给质量管理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建筑企业没有办法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因此无法开展有效的培训,使得相关技术方法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导致质量问题。
        1.4运作模式不协调
        监理的经费来自施工单位,这就导致在监察过程中的公正性存在问题,影响到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同时,某些地区还存在监理经费不足的情况,那么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落实也存在难度。部分监理人员还存在职业道德问题,无法做到秉公办事,与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不符。相关监督机构权责不明,法律程序也不规范,如有工程质量问题处理周期比较长,严重耽误施工进度。
        1.5技术手段落后
        监管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则会造成质量问题,使企业形象受损,减少收益。监管手段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比较传统单一。由于我国监管部门的管理经验不足,因此很多细节处都没引起重视。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度不够,相关人员的经验不足,会出现工程细节的隐蔽,再加上监理未按照标准验收,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质量监督有严格的政策标准和技术要求,如果监管机构本身素质不过关,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


        2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
        2.1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现状,各个工程企业必须要在行业相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来逐步形成完善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利用该体系来指导和约束全部的施工作业,使得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在参与施工建设和管理时,能够以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据,保障各项质量保障策略的规范、有序执行。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和实施都应该由总承包单位来负责,在承包企业中的最高管理者必须要对质量管理体系来开展全面的协调和管控,使得各个部门都能够在带动下严格依据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相关标准,来提高该体系的执行力度。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安排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来进行项目实施的质量监督,通过政府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等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来保障质量目标的完成;(2)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立法,通过法律法规建设来为质量控制提供法律保障,规范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行为。
        2.2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解决好施工管理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这样才能减少事故发生。施工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干体力活的,因此素质水平比较低下,因此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应该提高待遇,招聘专业的施工人员,从而提升团队的专业性。同时要对企业原有的员工要加强培训,通过邀请专家、专技来对工人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他们对安全的认识,开展技能培训考核,对员工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查,确保他们真的学懂、弄通,并且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掌握情况。
        2.3重视建筑材料选择和管理工作
        施工质量的控制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可能会诱发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材料的选择和管理需从以下方面来开展:(1)加强对材料的采购管理,采购是材料质量管理的源头性工作,只有在采购阶段选择了高质量、高性能的材料,才能够使得施工作业高效进行。材料的采购要由专门人员来完成,每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都有明确的材料使用标准,在采购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这些标准来对市场上的各种材料加以性能、质量和价格对比,严禁为追求较低的采购成本而选用不合格的材料,与可靠的材料生产厂家合作。(2)做好材料的进场管理,在各种材料进场之前,工程企业需安排专人来做好这些材料的质量验收,通过各种的质量检测来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3)加强材料的存放管理,因为部分材料的性质比较特殊,在长时间的存放下可能会由于潮湿等引起质量问题,因此,各种材料的存放上,需结合材料特点,做好分类存放与管理,并加强存放环境的控制。
        2.4对施工流程严格规范化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工程的质量控制都有赖于施工流程的严格规范。企业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好安全管理的制度,并且严格要求员工在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制度实施。同时施工单位应成立内部检查小组,定期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根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规定,提升安全检查的验收标准,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返工、改进。检验时按照规定执行,先检查员工生命安全是否受到威胁,再检查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任重道远,需要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学界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企业必须立足长期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为项目施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正冬.关于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认识[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902-903.
        [2]冯甘霖.阐述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3):31
        [3]王同贺.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2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