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辉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园林绿化和林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 济南市 271100
摘要:在园林工程发展建设过程中,有效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能够在保证园林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绿化效果,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根据园林所处的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如此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发展环境,还能提升园林建设的有效性,实现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新技术;具体应用;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园林工程的飞速发展,相关技术与工艺也得到了完善,各种先进技术和工艺都被合理地应用到园林工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园林工程行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管理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在该背景下,要想使园林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具有生命力,使其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需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和分析。
1园林施工技术应用情况
城市化发展进程影响之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量增多,相对而言园林绿化施工关注度较低,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技术手段、管理理念等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因为园林施工技术应用问题所导致的,由于施工技术不支持多样性的园林建设,在实践阶段发现问题,落后的施工技术不能将园林建设的问题处理,不仅项目工程目标受到影响,城市地区的建设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目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绿化效果要求诸多,园林施工技术应用有不可替代性,在达成项目建设目标的前提之下,将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提升,将园林施工范围扩大化,项目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施工技术应用期间,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有限,且设备管理与设备应用能力不足,使得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期间,要保障技术应用效果,提升植物的存活率。还需要结合现阶段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保障技术应用效果。
2园林工程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
2.1雨水收集技术的应用
城市园林工程能够起到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优化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雨水收集技术是园林工程应用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实现雨水收集,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园林内部灌溉,由此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雨水收集技术的基本流程为收集—存储—净化—再利用,具体是在雨季对地表的雨水进行收集,做好存储工作,之后将其按照步骤进行净化,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则可以实现二次利用。
2.2测量施工技术的应用
测量施工技术也是园林工程建设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施工人员对园林工程建设的相关数据有一个更加精确的了解,以便后续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性,需要用到大量的先进仪器,其中水平仪的应用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所得数据的精确性,因此要在测量工作开展之前对水平仪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将其精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还要对同一测量点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在测量数据中选取最近值,尽可能减少数据误差,保证所得数据的准确性。若是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其他不合理现象,需要及时向专业人员反映,找出原因之后,及时做出调整,确保检测的合格性。
2.3?地热泵技术的应用
地热泵技术是一种新型供暖技术,此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将浅土层土壤资源转换为热能,从而为地表土壤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热量。在园林工程发展建设过程中,此类新型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园林现有土壤起到保护作用,不会对土壤造成负担和污染,保证植物生长在健康的环境中;第二,节能性较强,工作效率高,效果明显。可以将地热泵技术视作生态空调技术,能够对园林温度进行调节。
2.4土方地形施工技术的应用
(1)土方地形放线。在土方地形放线上,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环境来确定地形边界。然后,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内容,通过对经纬仪的有效利用,将等高线测设在规定的地面上。打好木桩之后,需明确标记。
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投入,还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此外,对于高坡上的放线,应优先选择分层放线的方式,这样才能使高桩设计更加规范和科学。(2)挖方与运土。土方开挖工作在整个土方地形建设中属于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开挖阶段可以采用人力与机械相结合的施工策略,首先,需要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的开挖工作,进而完成分层开挖工作。在具体施工操作阶段,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展开作业,保证开挖面积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开挖过度等问题,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加快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需要用到人力进行工作时,应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5塑山和假山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应用塑山和假山,有利于使园林形象更加逼真生动,而且此种技术的主要优点体现在性价比高,质量可靠,耐久性强等方面,可以提升园林整体美感。在传统的园林建设过程中,以钢塑山为主,因为其体积较大,且类型各异,无法进行统一规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塑山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新型塑山的主要成分为玻璃纤维与树脂,建造的假山更加立体,韧性更强,与此同时,此种材料允许设计人员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二次设计和加工,这使塑山更具美观性,营造出来的气氛更加和谐舒服,使人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2.6合成材料的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园林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多种合成材料,其中三维网垫边坡防护材料应用最为广泛,其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且其柔韧度很强,可以对园林植被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不会破坏园林原有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7草本植物的搭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仅采用单一的草本植物进行搭配,色调较为枯燥,而当前的植物配置需要体现出草本植物的层次感,并且要与高大乔木、灌木等形成具有层次感的景观。草本植物在配置时需充分考虑不同品种生物相生相克的特征,保证植物生长环境平衡。
3园林施工管理措施
3.1对设计方案进行核查
只有在科学、准确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园林建设工作,因此在设计方案确定以后,要由专业的核查人员对图纸、材料等设计要求和方案进行核查,确保园林的设计理念能够准确传达到施工人员中,确保设计图纸清晰明了、描述准确,能够指导施工人员有序的开展建设工作。在图纸的设计与园林建设的具体情况不符时,施工人员要及时进行上报与反馈,确保设计人员能够得到准确的现实数据与信息,使设计人员能够快速的完成设计方案的更改与优化,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在现实中执行。
3.2加强材料管理
为了进一步降低园林建设工程的原料采购成本,在进行园林建设中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允许社会资源进入到园林建设工程中,但是众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无形中也提高了劣质材料进入市场,流入园林建设工程中的风险,因此在原材料采购时,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在保证原料质量的基础上,选择价格最低的原材料。除此之外,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时,要尽可能选择更加绿色、更节能的材料,降低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针对广州湿热的气候特征,还要做好原材料的防湿防潮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该工程的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以此为基准进行相对应的新技术的应用和施工建设,这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各类植物和配置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尽可能选择更优质的施工技术,使相关技术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并落实技术要点,以此确保整体工程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生态效果,有更为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婉亭.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J].农家参谋,2020(11):102.
[2]李立廷,张栓,季京伟.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4):173-174.
[3]刘嘉玮,杨蕾.新技术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20(17):5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