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武
杭州悟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风景园林学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推动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行业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则对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为风景园林工程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软质景观;硬质景观;风景园林;措施
1园林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特点
(1)园林软质景观主要是借助人造材料实施外部景观创造,并以自然界中的水、植物等相关素材对园林景观进行打造。在植物景观构建过程中,得益于现有的丰富植物种类,为打造出具备地域特点的景观提供了可能。设计施工人员如果能观察总结当地的气候、土壤及植被特点,充分利用植物的高矮及株型、叶型叶色、花色果色等形态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就能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季相变化特点,同时保证每个场地的植物景观各具特色,与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结合,组成具有寓意的软质景观。水体景观的构建除了能够为植物提供水源、提高空气湿度外,还能烘托出植物的特色,如湖边种植垂柳、多花红千层等利于体现细枝飘逸特性等。水体景观要与整体园林景观相匹配,力求成为整个园林景观中的点睛之作,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软质景观除了具有天然材质上“软”的特点外,还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在设计施工中要充分预估其未来的发展态势。
(2)园林硬质景观主要是用人工材质塑造景观外形,这些景观元素在整个景观存续期间可以长期保持原有的景观面貌,设计目的属于服务于人的景观。硬质景观从功能上可分为功能性硬质景观、装饰性硬质景观、综合应用性硬质景观;在具体形态上则可分为道路硬质景观、广场硬质景观、景观构建物、景观小品等。因此,硬质景观除了具有材质“硬”的特点外,还具有静态、固定的特点,建成后难有发展变化。
2软质景观的施工探讨
2.1施工问题
2.1.1花草树木
主要问题在于过度关注呈现给游客的美观效果,忽略了植物的生长习性,一些原本并不适合种植在一起的植物被安排在一个区域内,导致相互竞争和限制,很难达到最理想的生长状态。如将喜阴的植物种植在阳面,造成大量植物死亡。此外,后期对植物的养护不到位,很多植物出现根部积水、缺水、病虫害、缺乏养分等问题,植物生长不良,极大降低了最终的美观效果,而且加大了维护成本。
2.1.2水体景观
主要的施工问题表现在水质差、施工场所选择不当等。水体景观的施工应选择地势较低的位置,如果没有详细了解园林结构和地形特点盲目施工,加上管理不当等原因,易造成水体污染、发臭,不仅失去了美观性,而且还会给游客带来很差的观景体验。
2.2施工措施
2.2.1花草树木的施工
施工前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划分植物的种植区域、种植数量,协调好草本、乔木、花卉、灌木等各种植物的所占比,一方面给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美观效果。在植物数量的分配上,不仅要考虑成活率的问题,还要考虑植物所需要的生长空间,合理利用植物资源,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同植物间的搭配应体现出层次感、错落感,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选择种植方法。比如即使已移栽到了园林中,但植物并没有停止生长,植物高度、茂盛程度、体积变化都会影响最终的美观效果。所以设计植物栽种方案之前,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为植物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为后期修剪和维护带来方便。如乔木植物在进入园林时,通常还处于幼苗阶段,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种植密度,保证幼苗获得充足的光照与水分,并留出充足的空间供乔木的枝叶生长。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种类,优先选择当地植物,可提高植物成活率,并保证植物有良好的生长状态。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园林工程的维护几乎贯穿于整个工程的生命周期,竣工后,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状态及环境、气候、温度的变化进行养护与管理,包括修剪枝叶、浇水、施肥、预防病虫害等。
2.2.2水体景观的施工
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完善:(1)将水体景观的施工场地设计为阶梯状,即使是在降雨量较少的季节,也可以补充水量。(2)合理规划水体景观的施工地形,不能因为施工就大范围改变地形,而是要在施工前协调好园林的整体结构与水景地形的关系,既节约了施工成本,又不会破坏园林结构的整体性。(3)水景的施工还包括后期管理,定期检查水体景观的水量与水质,清理水面杂物和垃圾,如果发现水质污染应立刻采取补救措施。
3硬质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3.1道路铺装材料的选择问题
(1)通过对比某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效果,发现道路铺装效果与方案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经过深入分析认为施工出现较大误差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方案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道路周边环境因素影响,导致铺装材料无法适应现实环境,从而出现道路膨胀变形等工程问题,而且材料本身与景观主体色调并不搭配,未能起到装饰点缀作用,因此施工效果很难符合预期要求。(2)众所周知,道路铺装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公众正常通行,因此施工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应将道路舒适性作为首要指标,选择耐磨性、耐水性、防滑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同时也应最大限度与周围环境相契合,进而提升道路观赏性与实用性,充分凸显园林硬质景观建设意义与价值。
3.2小品设施施工效果差
(1)景观小品作为园林工程重要组成元素,虽然设计理念通常较为简便,但若是能够结合景观整体效果合理规划设计方案,则可以恰到好处的点缀周围景物,增添景观艺术观赏价值,从而为周边居民带来良好视觉体验。(2)景观小品由于设计理念简单且容易呈现,因此施工过程也相对简便快捷。实地访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景观小品普遍充满好感,因为景观小品不仅能为园林景观工程增添别致美感,而且也能服务于户外娱乐活动。然而若是施工过程缺乏现实模型,此时园林小品实际效果与设计方案差别明显不可避免。施工单位若想提升景观小品呈现效果,可在施工之前寻找与该工程设计方案风格类似的景观小品作为参考,如此便可降低模板制作误差,进而将景观小品巧妙融入园林工程。
3.3水体景观水质及水源问题
(1)水体景观工程需要方案设计人员充分了解施工现场水质情况,若是一味追求设计效果而忽略实际情况,施工单位一旦发现水质较差,通常需要投入资金用于改善水质,甚至可能放弃原始方案重新设计,如此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同时也会严重滞后施工进度。(2)方案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施工现场水质情况,同时也需考察水量是否满足施工需求,若是现场水量较小无法搭建大面积水体景观,此时可以考虑阶梯处理水体场地,如此便可在水量充足时形成水体景观,在水量较小时仅供休闲娱乐,从而实现施工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3)水体景观设计方案应当充分依托施工现场地形条件,水体景观应尽可能与地形走势相适应,避免水流方向复杂化,如此便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施工难度也会显著降低,从而大幅提升园林硬质景观工程施工效率。
结束语:要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师的能力,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地做好施工准备、控制施工技术、做好施工管理。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做好领导监督工作,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洲.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2).
[2]陈奕文.风景工程中园路面层硬质铺装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
[3]欧仁锦.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20(8).
[4]叶伟.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探析[J].现代园艺,2020,43(15).